情义无价—写在新编昆京大戏《虎符风云》之前
中研院院士曾永义于十月十日逝世,享寿81岁。(世新大学提供/本报资料照片)
曾永义院士(前排中)致力于两岸戏曲交流。(本报资料照片)
2020年中研院院士曾永义(右)将著作《戏曲演进史》手稿捐赠给国家图书馆。(本报资料照片)
《韩非.李斯.秦始皇》成为曾永义老师遗作,十月十四日于台湾戏曲中心演出。(王琼玲提供)
曾永义曾获第24届金曲奖传统暨艺术音乐类最佳作词人奖。(本报资料照片)
本文为曾永义院士遗作,完成于2022年10月7日午后,系曾老师为明年新编昆京大戏所赋与之戏曲精神而写,字里行间尽现他心心念念於戏曲之传承,并特别说明将于近期出版《酒党党魁经眼录》,收录他这位「酒党党魁」的往事情怀。 本刊特于今日推出,兹以纪念一代戏曲大师曾永义先生。
新冠疫情,举世猖獗。我的身体情况,无法「戴口罩、过生活。」只好辟居斗室、与书桌、灯盏为伍。一两年来,旷日多暇,反而能够将《戏曲演进史》这部平生「大着」,整理就绪,交由三民书局出版。也将三十年来的「浮生小记」,以《一个阳春教授的生活》为题,交由国家出版社出版中。更整理数十年中所写的「酒文章」,加上与我这位「酒党党魁」交往过的师长、亲友、弟子们的「往事情怀」,所建构的《酒党党魁经眼录》,也准备就绪,要交给联经出版公司印行。
好像我灯前笔下的「要事」告一段落了。但生性却「闲不得」,就油然兴起编写剧本的念头。想起国光的台柱唐文华,碰到我就提醒我为他再编出剧;而出身北昆,被王安祈从美国聘请回来的温宇航,在我心目中是台湾昆曲界的象征性名角,亦多次表述恳求之意。于是我商得国光艺术总监王安祈和团长张育华首肯;以及征得唐、温两位同意,为他们「量身订制」,编为昆京大戏《虎符风云》。
我编剧的「剧龄」虽已二十几年,但错误的想法一直没改。那就是「戏曲研究」才是「正业」;编剧只在实践或呈现我研究的心得和人生体悟的理念,「消遣游戏」的成分多得多。
我编剧凭借的题材,喜欢以民族故事和历史故事敷衍。民族故事如牛女、孟姜、梁祝、白蛇、西施、昭君、杨妃……等,我大致都下过功夫,运用为关目情节,自然得心应手。历史故事我也写过蔡文姬、李香君,以及由王琼玲剧情创构,由我选宫布调、填词或作词的《二子乘舟》,《双面吴起》,《韩非、李斯、秦始皇》、《人间夫妻──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因为琼玲在中正大学讲授《左传》、《史记》,又是位畅销的散文、小说作家。有她替我「打前瞻」,我可以省去许多「探讨」的时间。也因此,当我向她说起我要为唐文华、温宇航编剧时,她建议以「虎符风云」为题,搬演信陵君「却秦救赵」的故事。我亦认为此中人物「情义无价」,其操守、行事有足以令今人省思者很多,即拍板决定。
我之所以好以民族、历史故事为戏曲编撰剧本之题材,缘故有二:
其一,戏曲创作之动机和目的,古来一般是寓讽谕于滑稽、高台教化、抒怀寄愤、讥刺时局、赏心乐事、至情写爱等。晚清民国,亦有用作政治工具者,则为高明所不齿。我传承此等看法,认为「故事」多半有凭有据,可以于可生发处渲染;也可以于罅漏缝隙处,或过脉补实、或见缝插针,只要于大筋大节,不违背事理史实即可游刃有余。也因此无须苦心经营、凭空杜撰,更无须意识乱流,制造离奇。
其二,我年登老耄矣,於戏曲之跨界、跨剧种,尚能得之前贤;而今人所时尚之跨文化、跨戏剧,则所知微薄,又焉敢勇于尝试?盖「跨文化戏曲」,顾名思义:应以戏曲为主体,再吸收异文化之戏剧为主体戏曲之羽翼,或融化而为滋养。但如何守住突显戏曲主体本身之优美元素?和如何选择异文化戏剧之可供为羽翼或融化之美质?均非容易的事。它必须有如良医妙手之输血,先能正确辨识各种血型及其质性,然后精准的输入病人所需要的同质健康血液,如A型之输A型、B型之输B型,AB型之输AB型;或判断何种虽为异型血液而可完全被汲取浑然如一的血型予以输入,如O型之可以兼输A、B、AB三型;而如果误以A型输入B型、或AB型,或B型之输AB型,则被输血的病人,不止会加重病情,甚至生命难保。这个比喻在当今跨文化戏曲,尤其是跨文化戏剧所产生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其最大原因是实验过程艰难,更何况「良医妙手」尚属凤毛麟角。我深知既已赶不上时代,又短于才智,焉敢不自我藏拙,自认本分的为己之所能为。
而我之所能为者,是「扎根于传统的创新」,虽然那是「老掉牙」的议题,但我仍以为那是使戏曲生生不息的不二法门。我所说的「传统」是戏曲根深柢固的美质,如其美学基础在「歌舞乐」的融合无间;在其表演基本原理的「虚拟、象征、程式」所形成的「写意」境界;在剧种外在结构体制规律制约下,其文学艺术呈现在剧作家匠心独运的内在结构「排场处理」之中。而所谓「排场」,是指戏曲角色在场上表演的一个段落,它是以关目情节的轻重为基础、再调配适当的角色,安排相称的曲套、穿戴运用合适的服饰道具,通过演员唱做念打而在「狭隘的空间」中展现出来。就关目情节的高低潮、以及对主题表现所关涉的程度而言,有大场、正场、短场、过场四种类型;就表现的戏剧氛围之异同而言,有欢乐、游览、悲哀、幽怨、行动、诉怀六种情调,就表现的形式而言,有文场、武场、文武全场、同场、群戏之分野。后二者其实依附在前者之中。此外,中国语言有极丰富动听之旋律,因之地方腔调之质性和个人之唱腔特质亦须讲求。如果能守住这样的传统,就可以突破舞台上时空的拘限,而自由流转:王昭君一上一下之间,可以深宫过了十年;孙悟空一个跟斗,可以十万八千里之远。这种写意的超妙艺术,是异文化戏剧写实艺术所无法望其项背的,我们当然要坚守这样的民族艺术文化特性。
然而「传统美质」之外,也有不尽合「时宜」的元素,对此百年来的前辈时贤,已努力过许多「革新」:例如调适现代化剧场,运用灯光明暗区格同场人物的不同时空;配合音响效果营造排场的氛围;从萤光字幕中省略自报家门的繁琐;尤其精选题材关目,强化主题思想之深度;简化说唱文学所遗留之糟粕,使节奏紧凑等,都已被「自然的」融入戏曲舞台艺术之中,已可以称之为戏曲艺术的「新传统」,像这样的「新传统」,是可以生生不息的。它不止无伤「旧传统」,反而可以使之更为丰富。也因此,像上文所举的「跨文化戏曲」,只要取道正确,应当也有产生「新传统」的一天。只是个人「时不我与」,不敢也无能与于尝试,惟有乐观后起之秀锲而不舍的予以完成。
这次我所编撰的《虎符风云》,主要根据《史记.信陵君列传》,参考〈平原君虞卿列传〉、〈范睢蔡泽列传〉、和《战国策》〈赵策〉、〈齐策〉的相关记载。为了解信陵君在历代文士心目中的观感,也从历代名家诗文中摄其大略:荀子说他「能抗君之命;窃君之重,反君之事;以安国之危、除君之辱,功伐足以成国之大利。」贾谊将信陵与齐孟尝、楚春申、赵平原并列,而谓「此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司马迁说「能以富贵下贫贱,贤能出于不肖,唯信陵君为能行之。」曹植把田文、无忌并举,谓「皆飞仁扬义,腾跃道艺,游心无方,抗志云际,陵轹诸侯,驰骋当世,挥袂则九野生风,慷慨则气成虹霓。」其他诗人墨客,如左思、李白、刘基、王世贞、洪亮吉、梁启超等等都赞颂他的行事为人,给予推崇;但是像唐尧客、王世贞、吴佩孚对于信陵之不得于魏王以致酒色亡身,则深致悲慨。更有如唐顺之〈信陵君救赵论〉,则以春秋大义,责备信陵、平原、侯嬴、如姬心中但有婚姻之情与知遇之义,而无王无国;而魏王自身亦因「木朽蛀生」而孤独无援。而我从这些原始资料中省思,认为以战国末叶之环境,可以致众多门下客,可以名闻诸侯,可以使诸侯不敢加兵于魏者十数年;而为他立传的太史公,于传中两千五百余字、直称「公子」百四十七处,仰慕之意溢于言表,则信陵必有令人景仰者。我更从使他功成业就的侯嬴、朱亥、如姬三人看到,他们从信陵给予的「知遇」之恩,所感受到的情义,是那么的宝贵到无价,在得知大功告成之日,都毫不犹疑的自殉于自己曾有过而自惭的阴谋;尽管那是为成全信陵事功所非得已的的手段。若此看来,当今并世既无信陵其人,亦未见侯嬴、朱亥、如姬身影;倒是那气局狭隘、擅于斗争、操控君权、妒贤害能的魏安厘王无代无之。为此,在剧末〈尾声〉,我写下这首幕后合唱词作为我编撰《虎符风云》的旨趣:
古今如梦亦如诗,情义是非与说辞。
列国争强难两立,黎民受苦欲何之。
侯生朱亥如姬事,沥胆输诚各报施。
可叹魏王行处有,信陵无奈却同时。
信陵君是战国后期的名人,他窃符救赵更是当时大事;口碑流传,作为题材编为戏曲,自明清以迄近人,无论杂剧、传奇、现代戏,自然都是热门剧目。而其仁智之见与剧种文学艺术之不同,也自然会各具所长、品味繁多。我因为不是就「信陵君之文学艺术」作「主题学」研究,所以就昔贤时俊的这些巨制宏编,反而可以不顾,以免其思维手法对我产生编撰时无形中不自觉的影响:如此我才能「为所欲为」。
我编撰剧本,以所呈现的主题为核心,然后布置情节落实。而此剧既要讲究「情义无价」,那么信陵与魏安厘王具兄弟之情、与如姬具爱情、与平原君具姻亲之情,与侯嬴、朱亥具宾主之情,然而他们彼此之「情」,是否以「义」为意涵为依归呢?还是因情况有殊而各取其道呢?而其「情义」最诚挚感人的又是谁属呢?而我在〈序曲〉中何以有「可笑信陵数千客,功成端赖一侯嬴」之语,在〈尾声〉中又何以有「可笑魏王行处有,信陵无奈却同时。」难道我也有「以古鉴今」,或对人性劣根性无可如何的感叹呢?我在首尾以诗词起结之余,编为上下场各四出,它们是:〈兄弟情结〉、〈为爱缉凶〉、〈亲迎侯生〉、〈邯郸告急〉;〈信陵赴死〉、〈如姬窃符〉、〈杀鄙夺军〉、〈三义身殉〉。其中以〈亲迎侯生〉、〈三义身殉〉为大场;一写信陵、侯嬴礼贤、知遇、效命之情义所由生;一写信陵救赵、却秦与如姬、朱亥、侯嬴于信陵功成之日同时各自身殉,以谢己过、以酬知己。以〈邯郸告急〉过场,承接局势之发展,亦以见信陵对平原与公主亲情、姻情之重视。以〈信陵赴死〉、〈如姬窃符〉为短场,前者见信陵之重于然诺,后者以见如姬为报答情义而勇于履险。其〈兄弟情结〉、〈杀鄙夺军〉用为关键之正场,一以见信陵遭骨肉兄王猜忌置闲之情义冲突,一以写救赵成败攸关不仁不义之非常手段。
八折情境各异,排场氛围各极其适然,而高低潮亦起结过脉有其韵致,关目情节则紧凑明快。相信以国光蜚声海内外的剧团并由其当家台柱唐文华、温宇航来主演,一定令人刮目相看。
曾永义院士告别追思礼拜,将于10/22(六)上午10:00在台北卫理堂(台北市新生南路一段113号)举行,恳辞奠仪、花篮、挽联。线上观看,请由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平安堂youtube帐号进入现场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