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滇风云】保山:“金银宝货”之地
保山是云南省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境内腾冲为云南重要的近代工商业发祥地之一。早在公元前4世纪,保山就是中、缅、印3国民间贸易的交通走廊,自战国中期形成的“蜀身毒道”出大理后,经博南道,过兰津渡到达保山,由保山城向西分三线翻越高黎贡山到达腾冲,再由腾冲城分三向四路经腾冲猴桥等地出缅甸,是久负盛名的“永昌道”。明清时期的移民屯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保山成为“滇西大都会”,并在维护中国西南边境稳定和对外经贸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保山又被誉为极边要塞之上的“金银宝货”之地。
“金银宝货”之地
关于保山为“金银宝货”之地说法,史料中曾有多处提及。晋人常璩所著之《华阳国志·南中志》中载称:“益州西部(指当时的哀牢地,后改设为永昌郡),金银宝货之地。居其官者,皆富及十世。”又说:“有大竹名濮竹,节相去一丈,受一斛许。有梧桐木,其华柔如丝,民绩以为布,幅广五尺以还,洁白不受污,俗名曰桐华布……又有罽旄、帛叠、水晶、琉璃、轲虫、蚌珠。宜五谷,出铜锡。”南朝范晔所著之《后汉书·西南夷列传》、唐房玄龄所著《晋书·四夷传》等,都有类似的记载。《后汉书·郡国志》还有补充词条:“不韦(县),出铁。”这些留存在史书里的记述,充分说明了保山在历史上就是一个物产十分丰富且商贸高度发达的通商贸易地区。
施甸出土的红蓝宝石钻戒
对比考古发掘,我们又从中获得了一些关于保山为“金银宝货”之地更为确切的实证。在距今约3800年前的龙陵县勐糯镇大花岩考古遗址中,发掘了云南最早的金属冶炼炉;在距今约3000年前的昌宁县营盘山、大甸山的哀牢故国遗址中,则出土了大量青铜器、炭化稻谷、玛瑙、琥珀、贝币、铜戒指、铜扣饰等;在距今约2000~1400年前的腾冲市西山坝、来凤山等汉晋至南诏国时期的火葬墓群遗址中,出土了汉代五铢钱、贝币、光珠、琥珀、沉香、犀角等;在距今约1000年前的隆阳区板桥镇刘家坡、永昌街道白塔社区等地,则出土了大理国至元朝时期火葬群遗址中的贝币、铜钱、铜罐、玛瑙、铜镯、银簪、瓷片、锡铂等;在距今约800年前的施甸县甸阳镇杨家山、姚关镇观音寺等地的明代火葬墓群中,出土了玛瑙、金杯、铜镯、银饰、青瓷、青花瓷、金银钻戒、红蓝宝石等。这些多点分散、时代不同的各色出土器物,无不佐证了历史上的保山确实为西南“金银宝货”之地。
隆阳区白塔出土的铜银饰品
“玉出云南”之源
常言说,石之美者为玉,玉之王者为翠。世界上最早发现美玉的地方在新疆和田,而最早发现翡翠的地方则是西南境外的勐拱地区。至明清以后,翡翠入境的成品加工地则全部集中在高黎贡山之西的古代腾越州(今腾冲)属地。成书于民国时期的《云南北界堪察记》载:“野人山产宝玉,至珍异。勐拱为玉石厂总汇,采运玉石者,迨乾隆初元。故我腾越之人,采山而求瑰宝者,数百年来咸居于勐拱焉。”清代《滇海虞衡志》亦载:“玉出南金沙江(指境外伊洛瓦底江),昔为腾越所属,距州两千余里,中多玉,夷人采之,撤出江岸各成堆,粗矿外获,大小鹅卵石状,不知其中有玉并玉之美恶与否。估客随意买之,运至大理及滇省,皆有作玉坊,解之见翡翠,平地暴富矣。”在那一时期,在腾冲坊间就一直流行着“琥珀牌坊玉石桥”“一刀穷,一刀富,一刀下去舔狗肚”的传说。另据民国所撰《腾冲县志稿》载:“琥珀象牙匠多在大董乡,约二十余家,‘炳春记’最大。”我们由此可知,滇西保山之西的腾越地区就是“玉出云南”之源。
保山南红雕件
常言说,“山岳精英”当洁白无瑕、守身如玉。洁玉之美,美在人文,美在雕工。当下,兴盛于明清时期,而繁荣于改革开放之后的“腾冲玉雕技艺”已被列入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种以美玉精雕而闻名的玉雕技艺,对当下保山珠宝产业中的南红玛瑙、永子技艺、腾冲琥珀、施甸海林檎玉、龙陵黄龙玉等的珠宝产业雕凿与发展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昌宁大甸山出土的古代玛瑙 保山市博物馆供图
“民族团结”瑰宝
相较于地矿实物的“金银宝货”而言,历代保山人民的家国情怀、民族团结情素之“瑰”更是祖国西南边地历史人文中的“宝中之宝”。
历史上,从不韦县设治到“哀牢归汉”以来,保山人杰地灵,英雄辈出。这里涌现出了汉代主导民族团结而“主动请附”的哀牢王柳貎、东汉时期的“廉吏郡守”郑纯、蜀汉时期“执忠绝域”的固疆功曹吕凯、元朝时“增田为多”的固疆名将爱鲁,明朝时期“勒石盟誓”的兵部尚书王骥、“烹象誓师”的永昌参将邓子龙,清代人称“永半朝”的三部尚书王宏祚、世称“江青天”的本土廉吏江舻,民国时期“爱国乡绅”李根源、“抗日县长”张问德、“爱国侨领”梁金山,当代以来党的优秀理论家和杰出理论工作者艾思奇、中共云南地方组织创始人李鑫、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副司令员朱家璧、“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杨善洲、“云岭楷模”郭彩庭等一大批杰出英才,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家国故事、人文情怀,积淀了底蕴深厚的育人价值、文化符号和精神灯塔,是保山历史人文瑰宝中的瑰宝。
昌宁大甸山出土的青铜戒饰 保山市博物馆供图
保山是云南历史上开放开发较早的区域之一。史前,“羊邑古猿”“蒲缥人”“姚关人”等化石传递了人类文明的信息;有史记载以来,哀牢文化、永昌文化、戍边文化、抗战文化、侨乡文化、珠宝文化交相辉映;及至现代,历史文献名邦、爱国之邦、英雄之城、红色文化边地、民族团结典范等精神高地底蕴丰厚,魅力迷人。这里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有底蕴深厚的人文环境,不仅铸就了保山历史上的文明与繁盛,更是开启了现代人文中的团结进步、和睦和谐、美美与共的时代新篇。
来源 蒋开磊(中共保山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 易科彦
责任校对 刘自学
主编 熊波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