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公所办大目降学讲座 保存家乡文史
新化区公所结合在地文史工作者及学者举办「新化及大目降学讲堂」,向民众介绍新化牛墟、新化糖厂等地方文史。(李其桦摄)
1956年由农复会摄影家杨基炘拍摄的大目降牛墟照片。(李其桦摄)
1956年由农复会摄影家杨基炘拍摄的大目降牛墟照片。(李其桦摄)
保存下来的早期大目降糖业试验厂照片。(李其桦摄)
新化区公所与在地文史学者、旅外学者合作,举办「新化和大目降学讲堂」,即日起到年底针对大目降牛墟、大目降糖业试验厂和在地文人作品研究举办系列讲座,唤起更多民众共同参与,协力保存家乡文史。
这场由新化区公所举办的文史讲座,讲师名单阵容坚强,有在地文史工作者,也有新化子弟学成回馈乡里,包括作家杨逵后代杨建、台师大退休教授蔡锦堂和李勤岸、前西势国小校长曾进发、在地文史工作者施进发和康文荣等人。
康文荣表示,先前作地方策展发现不少早年的老照片亟需整理,举办大目降学系列讲座,除了有别以往的活动,能够用更深入的方式向民众介绍新化历史,也考虑未来台南市可能会区域合并,届时「新化」地名将成为历史,希望借着讲座来保存在地历史和人文记忆。
长年关注新化历史的新化中正老街咖啡店老板施进发表示,新化早年有不少珍贵的人文建设,其中早年大目降牛墟最兴盛时曾有超过1千头牛只,至今虽然不复在,不过还能看到1956年由农复会摄影家杨基炘拍摄的一张位于牛墟前的老照片,邀请民众一起寻找牛墟写真的影中人。
「新化和大目降学讲堂」从8月18日起在杨逵文学馆开始,9月14日、9月21日、9月29日则在新化教会松年大学;10月20日邀请杨建、蔡锦堂、李勤岸教授在杨逵文学馆馆庆当天开讲。11月和12月也将举办系列讲座,竭诚欢迎民众一同走过大目降的时光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