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首家CBD COP16觀察員資格 台達電明年復育萬株珊瑚

今年台达基金会迈出新的里程碑取得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观察员资格,并登台发表台达在生物多样性的耕耘与成果,基金会将朝向2025年前复育1万株珊瑚目标迈进。记者许正宏/摄影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6届缔约方大会(CBD COP16)日前于哥伦比亚展开,台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长期关注气候变迁并已将生物多样性纳入永续策略,本届透过基金会取得CBD COP16观察员资格,成为国内企业的首例,此外也于当地主办2场与珊瑚复育相关的周边会议等,获得各方热烈回响,今天举行返台成果发表会,目标保护至少30种国际自然保育联盟(IUCN)红色名录上受威胁以及台湾特有物种。

台达基金会副董事长郭珊珊表示,身为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UNFCCC)正式观察员,台达基金会自2007年以来每年积极参与带回最新减碳资讯,并向国际分享台达如何发挥所长为全球暖化寻找科技解方。今年基金会迈出新的里程碑取得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观察员资格,并登台发表台达在生物多样性的耕耘与成果。

郭珊珊指出,近年全世界加速揭露生物多样性影响与依赖,全球已有300家企业承诺采纳自然相关财务揭露建议(TNFD),台达早于2021年启动执行,并在2023年成为TNFD Forum会员,今年更被列为全球首批TNFD先行者企业,台达基金会也持续在珊瑚复育上努力,朝向2025年前复育1万株珊瑚目标迈进。

台达孕生珊瑚复育计划总顾问、台湾大学海洋研究所前所长戴昌凤教授表示,台达已协助台湾珊瑚礁学者达成的研究成果涵盖各个面向,包含在实验室繁养殖锐枝鹿角珊瑚(Pocillopora acuta)的耐热珊瑚幼苗进行野外复育;搜集排放型珊瑚精卵进行人工授精及幼苗培育以维持珊瑚基因多样性;于基隆设立潮境珊瑚保种中心,目前已搜集有20种珊瑚、3000 株活体珊瑚苗,目标将保护至少30种国际自然保育联盟(IUCN)红色名录上受威胁以及台湾特有物种。另同步也投入台达Micro-CT技术结合次世代基因定序,有助于建立台湾珊瑚基因库并接轨国际基因资料库。

戴昌凤强调,珊瑚礁是海洋中最丰富的生态系,虽然面积不足海洋的千分之一,但高达四分之一的海洋生物依赖珊瑚礁,如今全球珊瑚白化事件频繁,但台湾的海域及地理位置特殊,受到的影响相对较轻微,台湾珊瑚可能成为全球珊瑚的挪亚方舟。

台达基金会表示,本次在官方谈判区上,在IUCN的自然馆(Nature Pavilion)与国际珊瑚礁倡议组织(ICRI)的珊瑚馆(ForCoral Pavilion),各分别主办一场周边会议,邀请国际权威科研机构美国莫特海洋实验室(Mote Marine Laboratory & Aquarium)、加州大学圣地牙哥校区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 UCSD),以及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样性中心等单位同台分享生物多样性保育工作。

台达也指出,今年11月于亚塞拜然登场的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迁纲要公约」缔约方大会(UNFCCC COP29),将是台达第17度实地参加联合国气候峰会,将分享台达的创新节能技术如何导入建筑以及AI资料中心,并持续为台湾带回最新的国际气候谈判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