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全球的科技创新上一个新的高度?朱美芳院士与新加坡、韩国等多国专家有话说
点击上方蓝字 世界科学,再点右上角三颗痣 设为星标 ,从此你的世界多点科学~
当今时代,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类面临着气候变化、资源短缺和健康危机等共同挑战,这些问题亟需全球性的解决方案,而创新无疑是关键。
在9月9日于上海举行的Meet TR35 Summit 2024科技青年论坛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亚太地区发布仪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美芳,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拉马克瑞斯纳·西拉姆(Seeram Ramakrishna),悉尼科技大学副校长、杰出教授张成奇,首尔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研究)、教授高承焕作为嘉宾,在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院长、上海合成生物学创新中心战略发展顾问委员会主席金勤献的主持下,围绕“创新,为了全人类”这一主题展开了探讨。
挑战与机遇并存
拉马克瑞斯纳·西拉姆教授是材料科学方面的专家,他一直关注人类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挑战。
“我们知道,各国政府都说自己会在2050年、2060年前后实现脱碳的目标,这意味着不仅要用可再生能源来代替,而且需要寻找更多更好的工序和材料,这些会带来58%的减碳目标的实现。”
在寻找更多更好的工序和材料的努力中,西拉姆教授致力于研究应用纳米纤维。他试图把纳米纤维应用到可持续发展以及循环经济等领域。
他认为,纳米纤维可以带来更好的医疗结果的交付,比如将纳米纤维应用在可穿戴设备上,这不仅可以观察人的精神状态以及生理指标,还可以提升人的应答能力、控制相关炎症,甚至拓展延伸很多其他工作。过去几年间,西拉姆教授团队有50多位博士生毕业,目前在不同的地方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不少都表现出很大的发展潜力。
致力于柔性机器人的应用和医疗器械健康领域的高承焕教授认为,柔性机器人在很多方面都很有潜力,实现这些功能需要我们不断开发新的材料和新的制造工艺,持续拓展新的应用领域。不过,这些领域已经显示出非常好的应用价值,比如血糖监测仪器的革新就非常有意义,会对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如今,我看到很多年轻的科技人才在研究一些医疗器械,还有健康护理的产品,这让我在这方面看到了非常好的前景。”
创新从未停止
朱美芳院士长期专注纤维材料研究。她认为,纤维跟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每个人都离不开纤维。纤维有天然纤维,但是近100年发展了合成纤维。
“我们国家以前没有合成纤维,后来才开始发展。如今合成纤维主要在中国生产,占全球的70%以上。我自己从17岁开始研究纤维,到现在整整40多年,可以说是参与并见证了纤维创新的过程:从天然到合成,从没有功能到有功能,到现在的高性能、功能性纤维材料……面向未来可以说是智能化的。”
朱美芳院士表示,以后通过学科交叉,可以将当前很多青年学者所做的工作都运用到纤维材料中去,“创新、合作就是做纤维的人永恒的主题”。
张成奇教授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同样感受到了创新的重要性。
“创新怎么定义?我在好多年前听到一句话:什么叫创新?创新是把钱变成科技,砸进多少钱产生多少新技术。什么叫创业?就是把新技术再变成钱。创新是把钱换成技术,创业是把技术换成钱,所以这是一个闭环。”
张成奇教授多年来一直关注人工智能领域,近期担任2024年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的大会主席。他表示:“近些年这个领域可以说是非常火爆,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新兴事物,但实际上我做人工智能是从1982年开始的,已经做了40多年,也只是做了一个方向——分布式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
关于创新,他认为,澳大利亚虽然人口不多,但是很重视科技的创新和发现,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顶级文章也比较多。这样的环境无疑是在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创新厚植土壤。
合作才能共赢
创新离不开合作。西拉姆教授说:“人类存在的历史告诉我们,合作是一种更好的方式,因为我们对于行星来说只是非常渺小的砂砾,能够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所以彼此之间要有更好的理解。过去,人类虽然积累了很多知识,但依然非常有限,因此有必要‘生产’更多的知识,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星球上更好地生存下去。所以,我们需要求同存异,不断合作。”
合作
要跨区域、共享成果
西拉姆教授认为,科学没有国界,不分性别,不分种族,没有偏见,特别是在探索新的知识方面。跨区域合作会使得这些知识与我们的工作、生活关联度更高,也能加速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但实际情况是,现在依然有很多的技术封锁以及“保护主义”。
“我们知道跨境合作交易额已经达到非常高的程度,像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就约占了全球贸易总额的1/3。但是如果你来看看全球约200个国家的情况就会发现,虽然有30个国家在科技创新方面是比较成熟的,但是还有很多国家在科技方面的进展相当缓慢。”这个时候,如果有这种跨国合作,大家就能共享科研成果,否则很有可能会发生冲突。
朱美芳院士同样指出:“学术需要交流,科技需要合作。合作应该是没有边界、没有性别的合作,应该是跨区域的,这个区域不仅仅是国内的区域,还有国际的区域。”她认为,真正的跨区域合作是要相互了解,知道各自的长处在哪里。
张成奇教授坦言,澳大利亚人口少,市场体量小,所以国际合作对他们来说就显得非常重要,为此他正积极推进澳大利亚大学和中国的科研合作。
合作
要跨领域、看懂需求
张成奇教授结合3个案例道出了他的合作心得。
第一个案例是与东京电力集团联合开发爬电塔机器人的事例。东京电力集团认为,人爬电塔是为了检测和维修,但是爬到两三百米高的超级电塔上去会非常危险,他们想知道能不能用机器人来爬。
“尽管他们在日本技术很先进,但是在工业机器人爬电塔的领域,他们找到了我们悉尼科技大学,原因是我们做了几个机器人在悉尼大桥里除锈喷漆。为此,我们和他们联合开发了爬电塔的机器人——机器蜘蛛。机器人只是一个统称,机器狗、机器猫都可以叫机器人。机器蜘蛛开发出来以后,他们自己再把它商业化,让东京电力集团所有的电塔都由机器人来爬,这就是一个合作的例子。”从这个事例中不难看出,跨领域技术合作产生的价值可能更直接。
第二个案例其实跟第一个案例密切相关,但是却让人意识到,合作不一定要选最先进的技术,应该选的是自己需要的。
“我们和国内企业讨论爬电塔机器人的时候,他们说‘我们只要70%、80%的自动化,还留下20%~30%满足我们的就业需求’,这说明了什么?真正的产业合作不是追求最新的技术,因为有时候最新的技术可能太超前,满足实际需要就是最好的。”
第三个案例是与中国一个冶金集团的合作,涉及对回收的废铁、废钢的切割。“回收的废铁、废钢有各种形状,塞不到高炉里去,要人工切到能塞进高炉的尺寸才行,但人工切非常不环保,且效率低,现在机器人技术完全可以做到让机器人自动切割,估计再过几个月,这种机器人就会量产,可以市场运营。”
张成奇教授总结道,这种合作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合作,还涉及四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建立互信,二是要知道企业的需求,三是要知道市场有多大,四是要知道自动化程度有多高、技术是不是可行。
“真正合作的时候,你会发现找到应用领域是最重要的。不是说要用最先进的技术,而是要看市场需求的技术量有多大,实际需求的技术也可能是很成熟的技术。”
合作
要跨文化、尊重差异
高承焕教授指出,要实现合作,需要拓宽视野,同时也要有一种全球的资源和人脉网络。“我们在做这种高影响研究的时候,不可能什么都做,要找到好的专家来帮你做某些环节的事情,省下一些时间。”
具体到经验层面,他表示:第一,开展国际合作肯定会存在文化方面的差异,要承认并尊重这些差异;第二,国际合作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金,也需要更多的融合和磨合,这意味着我们要有更多的耐心,因为相比于国内同文化、同语言的研究合作而言,这个结果会出来得稍微晚一点;第三,开展国际合作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人之间真的流动起来,线上沟通的方式是远远不够的。
朱美芳院士强调:“希望能通过跨区域、跨领域、跨文化的合作让全球的科技创新上一个新的高度。”
本文根据现场实录整理而成
《世界科学》杂志版在售中 欢迎订阅
点击图片或以下方订阅方式选购
月刊定价15元/期
全年订阅价180元
订阅方式一:
“杂志铺”订阅有折扣~
订阅方式二:
全国各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4-263
订阅方式三:
机构订阅,请拨打
021-53300839;
021-53300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