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报甘头条 | 甘肃天祝县:绿色发展底气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夏日的天祝,天空湛蓝,草木葱茏,河畅水清……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美丽画卷在大地铺开。

天祝县境内生物多样性丰富,有大小河流93条,是黄河流域2条外流河和石羊河流域6条内陆河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和水源补给区,64.4%国土面积在祁连山和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十分重要。

近年来,天祝县开展“生态立县”行动,全力抓好生态保护,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绿色经济发展取得成效。当地健全完善天祝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水土保持规划》《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0-2030)》等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体系,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筑牢祁连山和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目标,系统部署绿色转型发展、污染防治攻坚、生态修复治理、国土空间绿化、环境安全保护等重点任务。

天祝县完善生态环境考核体系,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设定7大类53项绿色发展指标和5大类22项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考核权重由2016年的10%提升到22%,实行“一票否决”。

2021年以来,天祝县累计完成人工造林2.9万亩、通道绿化713公里、义务植树413.5万株,完成城市绿化27.5万平方米、镇区绿化8个、园区绿化32个,创建省级森林小镇6个,建成乡村绿化示范村120个,共栽植各类苗木710多万株,全县林地保有量增加2.9万亩。目前,林木绿化率和草原植被盖度分别达到34.61%、88.6%。

“省级森林小镇”天堂镇,地处祁连山深处,群山环抱、风光秀丽,也是天祝县主要林区之一。晁廷林是天堂镇本康村的生态护林员,一大早,他就穿上工作服踏上了巡林的道路。他不仅要完成辖区的巡护任务,还要宣传护林防火知识。

万木成林,管护是关键。自林长制工作推进以来,天祝县全面建成县、乡、村三级林长制责任体系,选聘1513名生态护林员,建立了全县林草资源“一张图”动态监测系统,让全县每一片森林、每一片灌木、每一片草原都有人管护。

金强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流经抓喜秀龙镇永丰村。河道巡查、污染源排查、宣传引导……永丰村村级河长张娟,每周雷打不动定期巡视着村上的河道,守护一泓碧水清波。天祝县实施石门水资源综合利用等重点水利工程18项,国控、市控断面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县域内水质优良率100%,金强河创建为首批省级美丽幸福河湖,河湖长制工作获评国务院督查激励县,一幅水清岸绿、河畅景美、人水和谐的美丽画卷正在天祝大地徐徐铺开。

乌鞘岭自然保护站位于祁连山东段,这里群山环抱、林木茂密、沟壑纵横、地形险要,走进保护站林区,山间密林苍翠,松柏挺拔,流水潺潺。山坡上栽种的灌木林葱葱茏茏,有近一人高, 时不时有野鸡等出没,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生态画卷。

一大早,吴万波就带齐装备开始一天的巡山护林工作。22年如一日,无论炎炎夏日,还是凛冽寒冬,他都坚持和同事们开展日常巡护,用责任和担当守护辖区的生态安全。

整体保护、科学监管、综合治理……如今,马鹿、石羊、狐狸、狼等野生动物种群进一步扩大,雪豹、金雕、马鸡等珍稀动物频繁出现,进入当地牧民和摄影爱好者的镜头,成为祁连山生态环境变化的“见证者”和“代言人”。

生态美,产业兴,天祝积极发展文旅产业,围绕打造“离内地最近的高原藏乡生态旅游目的地”和“独具风情的最美丝路花园”,按照“特色村+大景区+精品线”的思路,在400公里风情线上多点布局文旅产业,重点打造抓喜秀龙至天堂华锐民俗体验线、哈溪至祁连冰沟河康养休闲线2条精品线路,精心培育16个特色旅游村和3个休闲旅游集群,打响“青藏之眼·绿色天祝”的文旅品牌,2023年接待游客149.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97亿元,分别增长36.5%、38.1%。同时,当地注重显特色、扬优势、锻长板,变气候冷凉劣势为产业发展优势,做大做强高原夏菜、食用菌、牛羊、藜麦藏中药材4个10亿级产业集群,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全链条集群发展。2023年,天祝县高原夏菜种植面积15.6万亩,产值达到7.7亿元。

天祝县生态产业比重由2019年的29.5%提高到2023年的42%,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互促共赢的发展之路。

签发:董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