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齊柏林!記錄台灣 守護台灣

文.蔡武穆

或许这是老天爷的安排,要再度唤醒台湾人对环境的重视,就在《看见台湾Ⅱ》开拍时,带走了大家最敬爱的齐柏林。

延续齐柏林精神 涌现各界祝福与关爱

为让疼惜台湾、守护台湾的精神能延续,「看见.齐柏林基金会」在齐柏林逝世满一周年成立。

采访中,执行长万冠丽告诉我,基金会的每一步都走得艰辛,但也受到社会各界满满的祝福与关爱。

基金会成立没多久,有一位素未谋面的朋友问起基金会的困境,万冠丽说,办公室在淡水比较偏远,不好找人才,希望可以沿着捷运找到新的办公居所。

隔了半年,这位朋友主动打电话给她,说刚好有一间房子要交屋,要不要来看看?

聚集千千万万的感动

万冠丽也觉得好奇,怎么会有这么好心的人,不假思索地赴约,然而,看一看房子,觉得格局太小不符合公司需求,便婉拒了对方,没想到,这位朋友马上又说,还有一间九十九坪的房子,在石牌站附近。

经过几番讨论,这间房子就成为基金会目前的办公室,而且免费使用到都更为止。

问起这位大哥为何这么好心,他腼腆地说,看过《看见台湾》这部电影,很感动齐柏林对台湾的付出,感觉自己好像应该要为台湾做些什么事。

我心里想,千千万万的感动,或许这位大哥只是其中之一。

看见台湾的美丽与哀愁

2009年,齐柏林深入八八风灾的现场拍摄,土石流淹没了小林村,山川骤变远胜于921大地震,他心痛地掉下眼泪,拍摄环境纪录片的念头油然而生,要让大家一起看见台湾。

就在退休的前三年,放弃了四百万的退休金,毅然投入环境的拍摄,他说,「再不做就来不及了!台湾无法等,我的体力也无法等!」

2013年《看见台湾》上映,缔造了二亿三千万的票房纪录,同时,也揭开台湾的神秘面纱──台湾的美丽、台湾的壮阔,以及台湾的哀愁。

如果你问齐柏林,台湾什么地方最美,他会回答,没有人的地方最美──没有破坏、没有污染,保存山河最原始的面貌。

然而,十年过去了,台湾到底有没有改变?

万冠丽说,《看见台湾》上映之后,行政院立即成立国土保育专案小组加强稽查(注一),当时被染红的后劲溪已经接近清澈的原貌,而被重金属污染的二仁溪业已恢复原本水质,只差土壤还需更多的时间复育。

唤醒产业界对环保的自觉

令人欣慰的是,产业各界对于环保的自觉,提升公司治理,并投入净山、净河、净滩的活动,都是非常好的现象。

齐柏林从空中俯瞰台湾二十五年,除了《看见台湾》之外,亦留下了十万张底片、六十万张数位照片及一千小时的影像,记录台湾这块土地的历史脉络。

因此,基金会成立的第一个要务是,整理这些地景资料成为数位典藏,并透过主题策画展览,让珍贵的山川地貌重现在世人眼前。

志工们一张一张的检视,根据位置、地形、特色附上关键字,以便搜寻、归档、成册。

被染色的河流 空中俯瞰触目惊心

六年来,已经策画了五档展览,包含《见山》、《逐岸》、《觅城》、《映河》,以及最新的《韧岛》,让无数人重新认识台湾。

河流是大地之母,真实反映我们对她所做的一切,齐柏林曾说,「你在调色盘里所看到的颜色,我在空中的河流通通都看过」。

《映河》中,汇集三十条被染色的河流,对应五颜六色的调色盘,当你按到红色,染红的小溪在你面前淌血,当你按到黑色,一股黑色漩涡刺入眼睛,仿佛掉入无尽的深渊。

《韧岛》探讨环境及气候的变迁,提倡「韧性」、「共融」,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尊重大自然的原始面貌。

台湾西海岸,每七公里就有一个港口,几乎水泥化,反观台东的乌石鼻保留天然海岸线,大船进不了海湾,渔民捕鱼回来,改搭小船上岸,相互尊重,就是「韧性」最好的案例。

环境教育 种下绿色幼苗

此外,「看见.齐柏林基金会」肩负起环境教育的责任,深入各国中小学,培养小小齐柏林。

万冠丽说,「齐柏林空间」一年赞助二千五百名学童免费参观不同主题策展,每年提供九十二场《看见台湾》校园巡回公播,并与学童问答互动,种下绿色幼苗。

志工们自制教案内容,规划山、河、海、城市、乡镇不同主题,五个学校一个模组,每月一个主题做创意教学,从云林县开始,延伸到嘉义县、苗栗县及彰化县,带领孩子走访家乡、认识家乡。

孩子们去看了污水厂、焚化炉、海科馆,对环境议题更有感觉,一位校长分享,过去孩子对净滩活动意兴阑珊,现在会拉着父母一起弯腰捡垃圾。还有一位老师说,看到孩子专注且思辨的神情,真的非常感动。

提供奖金补助 寻找下一个齐柏林

针对社会人士,基金会举办寻找下一个齐柏林的活动,设立「齐柏林环境纪录奖」,每年遴选一位导演,给予奖金及宣传补助,及「飞越台湾摄影奖」,鼓励更多人投入空拍,把台湾的人文地景记录下来。

虽然《看见台湾Ⅱ》永远停留在齐柏林的心中,但是基金会并没有停下脚步,《看见台湾Ⅲ》正如火如荼地拍摄,接棒齐柏林的使命和精神,用空中的视角带领大众认识台湾、了解台湾,进一步守护台湾。

注一:2013年《看见台湾》上映后,行政院长江宜桦依十六项问题的性质成立「土石管理」、「海岸及山坡地管理」、「环境品质管理」及「敏感地区开发管理」等四个工作小组,分别由经济部、农委会、环保署及内政部等机关负责,加强执法取缔不法。

【全文未完,详细内容请参阅最新一期《理财周刊》1247期。尊重智慧财产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订阅理财周刊电子杂志或免费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