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 迎2挑战
人形机器人短期需克服成本、技术成熟度及复杂性等问题,尚不能替代传统工业机器人,长期即便能克服,工业机器人专业化、细致化应用已经非常成熟,在特定场景下的工业生产效率、稳定性、精准性仍比人形机器人更高。然而这毕竟是「以现在预测未来」,也或者是工业机器人先驱业者受限于自身AI能力下的判断,毕竟破坏性创新出现的可能性仍存在。
多元且复杂任务场景,与其他机器人的协作、合作,或将是人形机器人的价值所在。人形机器人未来发展首先须考虑「应用场景」,未来十年,人类希冀人形机器人进入复杂环境解决复杂问题。当前集中在特定可控场域,尤其智慧制造(主要是汽车、资通讯产业等)将成为人形机器人首个大规模应用的领域。
其后,再拓展至工业用、家用等各种泛商业化场景,工业领域应用为协作机器人(Cobots)、品质控制与检修机器人等;家用领域应用为家务助理、个人助理等;泛商业化场景包括教育(如个别化教育、特殊儿童情感教育等)、服务业(如餐厅与饭店服务、公共场所导览等)应用。随着技术更迭,未来将朝复杂空间、小批量多品种以及高风险环境,并与自动化设备互补,以应对特殊场域的挑战。
人形机器人具备应对特殊环境挑战能力,因大模型赋能人形机器人,造就「全能型」机器人,然现实许多任务仍需要「专业与精密」,又要同时兼顾功能、安全和成本的平衡。
人形机器人是AI与机器人完美整合的产物,是物理AI,对产业有重大变革价值,未来可望成为机器人中全新产品项目。(本文作者为资策会MIC产业顾问何心宇)
【未经MIC许可,不得转载与作其他用途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