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一位信得過的醫生

图/沈璐

【海棠春/摘自上海译文出版社《病人家属,请来一下》一书,本刊节选】

正确认识医生的局限性

在目前的医疗环境下,一些医生的行为有些「变形」,我下面要说的就是其中一种。

我见过一名医生,最近某个肿瘤辅助治疗药物正在进行临床试验,他参与管理了这项工作,于是他会劝说一个本来能够做手术的病人去参与这项试验,并且夸大手术风险。还有一些准备退休的外科医生,他们不好意思说这个手术自己不会做,为了顺利退休,会倾向于选择保守的治疗方案,让一些有机会透过高风险手术获得治愈的病人选择化疗或放疗。我甚至还见过一些知名的医生,他们每天的职责不是做手术,而是去各地讲课,虽然名气很大,但是自己并不擅长做手术,因此只要遇到能不做手术的病人,他们都会建议病人选择保守的治疗方案。相反,也有一些医生可能因为需要做手术的病人实在太多,做不过来,就让病人继续观察。这就是立场带来的选择差异。

我曾帮助过一位病人的家属,他先在一家非常有名的医院咨询,准备给他母亲做放疗,但是放疗科医生对他母亲说:「你做放疗八成会造成血管撕裂而大出血死亡。」他母亲被吓到了,对他说:「我不治了。」这位医生提出的解决方案是,让这位病人去另一家非常有名的医院做搭桥手术,先把这部分血管避让开。那家医院的主治医生表示,从来没见过有人为了规避一个也许只有10%风险的治疗方案,而选择有30%风险的开胸手术。这位家属找我做咨询,我帮他介绍了一位靠谱的医生。靠谱的医生讲明风险后,为病人做了放疗。现在病人一切安好,肿瘤大面积缩小,也许下一步就可以接受手术治疗了。

有时候,医生并不一定比你懂得更多,他只是在这个领域里看过更多的案例。在大多数时间,一位医生确实是专业的,但并不是任何医生在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医生一样会犯错。因此,作为家属,确实有必要去了解一下医生,看看他是否值得病人托付生命和健康。

细节说了算

我的一位老师跟我讲过,做外科医生,看片子的水准一定要比放射科医生的强。但凡看病,他每次都会以身作则,先不看检查报告,而是自己看片子,看完片子才给病人分析病情,之后再拿出病人的检查报告做对照,看看自己是不是有遗漏的地方。每次病人看到他用记号笔小心翼翼地在片子上把所有结节一一标注清楚,并且和前一次拍的片子进行对比的时候,总是对他无比敬佩和尊敬。假设我是病人,我也会认为这位医生非常专业,有两把刷子。

还有一次,这位老师在看一位患有肺结节的病人的片子时,突然皱了皱眉头,问病人:「你的食管以前是不是还得过别的病?」病人大吃一惊说:「是啊,您怎么知道?我以前有食管憩室。报告上没有写我得过这种病,其他医生也没说过,您能从片子上看出来,是吗?」当时我就看到病人的眼里开始泛着信任的光芒了。

老师慢悠悠地讲:「不止得过这种病,您以前是不是还切过胆囊?」病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因为他发现,这位医生并不像其他医生那样,只看结节,而是把病人当作一个整体去思考下一步应该怎么治疗。

这位老师不只能看出病人以往的病情,要决定做手术的时间时,还会问病人近期有没有什么安排,如果有,他会错开病人的安排,择期进行手术。得过癌症的年轻女性来复查时,老师会非常仔细地询问她近期是否有要孩子的计划,一方面是怕CT的辐射影响怀孕,另一方面,就诊氛围也能活跃起来,病人的心情也会放松很多。

医生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病人的心,病人只有感受到医生是关心他的,才敢把自己的健康放心地交给医生来负责。

中国式看病的烦恼

作为一位医生,我最常遇到的就是十几年不联系的同学加我微信,然后让我帮他挂号,也不管我是什么科的医生。

记得我刚毕业时,一位朋友着急忙慌地托我给他家人看病,让我赶紧安排,要求马上就住院。他家人的病恰好是肺癌这个领域的,不过我一看就不能做手术,于是前前后后地安排起来。一上午从内科、放疗科,一直跑到介入科、病理科,还咨询了我们胸外科的主任,把所有特需挂号费在400元以上的医生都找了个遍。我还给内科的住院总管买了杯奶茶,让她帮我给那位朋友的家人在明天留张床。晚上,我回复朋友:「你家人的这种情况,要先化疗,然后再…」他表示:「哦,好的。」第二天我问他:「怎么样了,你的家人什么时候过来?」结果他慢悠悠地说:「哦,那个人啊,他是我家一个亲戚,他自己去你们医院旁边的××医院花1500元买了个黄牛号,那边的医生也说是不能手术,先化疗,他好像更想在那家医院治疗。多谢了啊,哥们儿,改天请你吃饭!」

上学的时候,我看到很多张住院单上都有「慕名」两个字,我非常好奇,问管理病房床位的师兄:「师兄,住院单上写着『慕名』两个字的病人,是不是就是没什么关系的…」师兄点点头。我又问:「那没关系的病人是不是会吃点亏?」师兄说:「那怎么可能。有关系的病人和没关系的病人,在咱们这儿真的没什么区别。有关系的我们反而还要更小心一点,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是托关系进来的,谱可大了。」

我的观点是,看病别着急找关系,先想一想怎么找到对的医生。在明确要去哪几家医院、看哪几位医生之后,再想一想是否能找到其中的某位医生。

比如,你了解到治疗肠癌最好的是A医院的孙医生和B医院的王医生,这两位医生你都接触过,人品、态度各方面都非常不错,但是孙医生是你母亲的高中同学,与你母亲有几十年的交情,那不用说,孙医生肯定是更好的选择。这样的顺序才是合理的。

如果有人把顺序反过来,可能就会碰到这样的场景:一个人要做甲状腺癌手术,找了父亲的老同学─一位快70岁的老专家。看起来,这么大岁数的专家似乎很靠谱,但其实这位老专家已经10多年不做手术了,现在是被医院返聘到门诊坐诊,门诊会将收治的病人交给病房的另一位医生来做手术,而这位医生具体是谁,你并不知道。

因此,看病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的还是医院和医生,当认准了一些医生之后,再争取透过关系来拉拉「人情」。但是这个「人情」,对医疗过程来说,其实并不是至关重要的。手术时切得干净不干净,治疗效果好不好,我可以非常负责任地告诉你:没有一位医生在治疗病人时不是竭尽全力的,他没有必要,也根本不敢降低标准。

【更多精采文章请见《读者杂志》2024年12月号】

图/读者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