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广东以创投风投破题,搭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庞成 广州报道
“公司在成立初期一度面临资金紧张的问题,万幸有银行为我们提供了三年期贷款。得益于这笔贷款,我们购买了设备,公司经营逐步走上正轨。”日前,在粤港澳大湾区高成长企业创新生态论坛上,一家精密器械行业企业负责人分享了“金融活水”对企业成长的重要性。
创新突破无法一蹴而就,企业的创新创业之路往往需要金融助力“爬坡过坎”。今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置于五篇大文章之首,释放了引导金融资源投向科技创新关键领域的鲜明信号。
近期发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3》显示,广东区域创新能力综合得分连续7年领跑全国,蝉联第一。科技创新无疑成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多位受访人士表示,从国际发展趋势看,“金融活水”必须要与科技创新进一步耦合,才能真正成为区域发展的澎湃动力。当前,广东已初步形成了全范围、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关键在于充分发挥银行、保险、证券等不同金融资源的优势,找准撬动科技创新的金融支点,形成协同高效、分工明晰、分布合理、有序竞争的发展格局。
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逐渐形成
今年11月,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广东监管局、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联合召开在粤主要金融机构座谈会。
该座谈会提出,要建立健全科技金融工作推进制度机制,开展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进一步完善适应科技型企业特点的服务体系,形成“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增强金融支持的针对性、精准性和有效性。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浩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近年来,广东以科技金融为主线的市场化企业支持体系逐渐形成,在政策保障、信贷、债券、保险、创业投资等多方面多点发力,部分创新性探索走在全国前列。
在加强政策保障与引导方面,近年来,广东金融监管部门、科技部门、财政部门综合施策,系统性谋划新发展阶段科技金融工作。
例如,广东制定实施《广东省金融机构科技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办法》,连续七年开展珠三角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科技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工作,综合21个定量指标和14个定性指标,对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型企业工作情况进行分类评级,以考核评估为抓手,引导金融机构加大科创领域金融服务力度。
广东日前发布的《广东省科技信贷风险补偿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要构建科技信贷风险分担和补偿新机制,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更多符合科技创新需求和科技型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更是创设“粤科融”支小再贷款专项额度,通过单列额度、实施“名单制”管理、鼓励银行产品创新、推动政策叠加等举措,着力促进央行政策资金精准赋能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累计投放“粤科融”支小再贷款超15亿元,支持银行发放的优惠贷款中超七成为信用或保证类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4.2%,共惠及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400余家。
在系列政策引导下,近年来,信贷资源向科技企业有所倾斜,赋能广东科技企业取得显著成果。2023年上半年,广东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密集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等贷款同比分别增长26.42%、27.63%、25.27%,均高于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速11.01%。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货币信贷管理处副处长肖跃表示,人行广东省分行正在深化银企对接,目前已依托粤信融平台纳入“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名单,并向银行推送。人行广东省分行还推出了系列新的融资产品,例如“科技型企业混合型科创票据”等,拓宽了科技创新领域的资金来源,目前广东省内已经有18家企业申请发行科创票据328亿元。
在发挥保险“稳定器”作用方面,广东支持保险公司推广研发费用损失险等科技保险以及发展专利保险等新型保险,鼓励保险公司推出、推广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综合保险、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综合保险、软件首版次质量安全责任保险,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模式,打造保险全方位、全领域、全流程支持科技创新的新生态。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科技保险为广东(深圳除外)5.97万家次科技企业提供风险保障1.49万亿元,同比增长12.02%。专利保险为488家企业提供风险保障4.6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各地在优化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亦作出创新性探索。
例如,广州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科技金融特派员”“科技金融工作站”试点工作。来自银行机构、股权投资机构的科技金融特派员深入产业园区、孵化器,为科创企业“把脉问诊”,打通科技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自2020年开展该项工作以来,已促进1000余家企业获得投融资超232亿元。
再比如,独角兽企业云舟生物位于广州开发区投资集团旗下孵化器园区内。为了契合企业的发展需求,广州开发区投资集团开创了“房东+股东+合作伙伴”的科技型企业合作孵化模式,除了联合旗下子公司向云舟生物提供股权投资,还根据其个性化需求,定制开发了5万平方米的专属GMP(药物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厂房,以及提供了人才推荐、政策落地、财税咨询、员工住房沟通等多方位服务。
创投风投是科技金融“破题”关键
一直以来,科技企业普遍具有强专业、轻资产、少抵押、高成长、高风险的特点,较难获得与其核心竞争力相匹配的资金支持,令科创领域存在着诸多融资短板及薄弱环节。
破解上述难题的关键,在于用好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结合科技企业不同阶段的金融需求,充分发挥银行、保险、证券、创业投资等不同金融资源的优势,形成协同高效、分工明晰、分布合理、有序竞争的发展格局。
日前,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在第二届明珠湾金融论坛上表示,PE、VC投资等创新资本集聚,对地方科创发展非常关键,尤其是“投早”“投小”在科技金融体系中有着特殊作用。
“科技创新在科技发展中处于引领地位。通过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风险投资带动股权投资进入,助力科技创新企业得以逐步成长并迈向成熟,在此过程中也为大量银行信贷、保险及其它金融资源服务科技企业、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空间。”屠光绍说。
在相融资本总经理曾宇看来,创业投资是科技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跟科技信贷等多种金融工具可以有效联动,除了资金的杠杆作用之外,还可以有效地给科技企业带来产业化的各类资源,比如人才、上下游资源等。
结合广东情况来看,曾宇认为:“从广东的创投基金情况来看,基金体量规模大,投资方式灵活,投资团队专业度高,特别是LP类型丰富,资源丰富,未来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更好地融入湾区各类型高校科研机构,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
事实上,近年来,广东高度重视创新资本体系建设,《广东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吸引境内外知名创业投资机构在广东落户,打造国际风投创投中心。鼓励支持省实验室、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园区、孵化器和行业龙头企业等发起或参股设立创业投资基金,推动创业投资基金与省内各类创新创业政府引导基金相互衔接、错位发展。力争到2025 年,推动15家以上风投创投机构进入全国50强。
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如何用好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做好科技金融科技这篇大文章,备受各方关注。对此,屠光绍提出四点建议:一是鼓励风投集聚发展;二是开拓多元化募资渠道,包括通过给予风险补助等形式加大引导力度,促进社保、保险、银行理财等长期资本参与创投基金、S基金等;三是通过提供奖励补贴或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投早”、“投小”、投科技;四是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丰富退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