鯊魚來襲!嘉市立博物館展出罕見300顆鯊魚牙齒化石

挑战鲨鱼牙齿知识「QA翻翻板」,测试自己究竟了解多少鲨鱼牙齿的秘密。记者李宗祐/摄影

嘉义市立博物馆即日起展出馆藏300多颗稀有的鲨鱼牙齿化石,包括大白鲨、公牛鲨等16种鲨鱼牙齿,还可以可触摸感受海洋凶猛鲨鱼牙齿化石;嘉博馆希望透过鲨鱼牙齿化石,连结产生对鲨鱼生态与海洋环境保护的意识。

嘉义市立博物馆2楼自然生态区展示更新,以「众鲨云集」为主题,展出馆藏稀有的鲨鱼牙齿化石,以互动展示方式介绍鲨鱼生态;并以可见式库房(visible storage)的方式进行「化石藏品近用」展区优化,透过大规模展出馆内典藏的海相与陆相化石的方式,让民众更加了解嘉义地区的地质、鲨鱼生态、鲨鱼牙齿化石与化石藏品近用的地方学知识。

嘉博馆典藏超过300颗鲨鱼牙齿化石,大多数都是来自嘉义市民薛文吉于1970年代在嘉义牛埔地区采集及捐赠。这次展示更新内容则是依据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海洋古生物实验室研究团队针对嘉博馆典藏的鲨鱼牙齿化石进行研究,逐一鉴定这些大小不一、形状差异的鲨鱼牙齿化石,并辨认出这批鲨鱼牙齿化石至少源自16种鲨鱼,包括大白鲨、公牛鲨等,并详细描述各种鲨鱼牙齿的特征,让民众可透过鲨鱼牙齿化石,连结产生对鲨鱼生态与海洋环境保护的意识。

现场更同步设计多项参与式的展示手法,例如让民众可实际触摸鲨鱼牙齿化石,体验牙齿的特殊形状与结构纹理,也能运用放大镜,仔细端看不同种类鲨鱼牙齿的细微特性,更可以从鲨鱼牙齿在口中的位置与大小,推算出这批鲨鱼中最大只的身躯可长达4.8公尺,还能挑战鲨鱼牙齿知识「QA翻翻板」,测试自己究竟了解多少鲨鱼牙齿的秘密。

同步更新的「化石藏品近用」展区更以可见式库房及密集式展示的方式将馆藏化石分类展出。可见式库房的理念主要是透过大规模展出原本保存于库房的藏品,除了提供观众可以更接近藏品的机会,也借此让大家更了解博物馆如何保存与管理藏品,营造仿佛走入博物馆库房的「幕后」趣味。在此展区可以看到嘉博馆典藏的燕𫚉牙齿、鱼、蟹、海胆、贝、螺、蛤等海相化石,以及陆相化石如大象、牛等大型哺乳类动物的骨骼及牙齿化石。

市长黄敏惠表示,嘉博馆的化石藏品将近3500件,是国内少数拥有丰富化石藏品种类及数量的馆所之一,其中鲨鱼牙齿化石更是稀有。根据学者林千翔博士所带领的中研院研究团队从2018至2022年期间在嘉义牛埔区筛洗了800多公斤的沉积物,其中只找到一颗鲨鱼牙齿化石,足见本次展示更新主角鲨鱼牙齿化石的珍稀程度。博物馆特别透过这次的藏品近用计划让这些珍稀的化石品项能够大量出现在展场跟民众见面,一睹这些190至135万年前鲨鱼牙齿化石的神秘面纱。

民众可实际触摸鲨鱼牙齿化石,体验牙齿的特殊形状与结构纹理。记者李宗祐/摄影

嘉博馆典藏超过300颗的鲨鱼牙齿化石,大多数都是来自嘉义市民薛文吉于1970年代在嘉义牛埔地区采集及捐赠。记者李宗祐/摄影

民众也能运用放大镜,仔细端看不同种类鲨鱼牙齿的细微特性。记者李宗祐/摄影

嘉义市立博物馆「众鲨云集」。记者李宗祐/摄影

展区也可以看到嘉博馆典藏的燕𫚉牙齿、鱼、蟹、海胆、贝、螺、蛤等海相化石。记者李宗祐/摄影

中央研究院实验室研究团队针对嘉博馆典藏的鲨鱼牙齿化石进行研究,辨认出这批鲨鱼牙齿化石至少源自16种鲨鱼。记者李宗祐/摄影

民众也能运用放大镜,仔细端看不同种类鲨鱼牙齿的细微特性。记者李宗祐/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