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主要经营指标持续向好 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 青岛农商银行高质量发展再“进阶”
8月30日晚,青岛农商银行发布2024年半年报,多个亮眼的数据让这份半年“成绩单”可圈可点,更印证着这家长江以北第一家A股上市农商银行持续探索新农商发展之路,攀“高”逐“新”的执著与努力。
高质量发展攀上“新高度”
对银行机构而言,只有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才能更好服务于区域高质量发展。
今年上半年,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青岛农商银行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差异化竞争战略,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实现了发展质量、改革成效、管理能力、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盈利水平稳步提高。
半年报显示,上半年青岛农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58.59亿元,同比增加2.66亿元,增长4.7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28亿元,同比增加1.36亿元,增长7.21%。
近两年间,在市场信贷需求趋于疲弱、让利实体经济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普遍息差承压,普遍面临较大经营压力。
在这种大背景下,上半年,青岛农商银行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5.36亿元,同比增加1.65亿元,增长44.41%,实属不易。
防风险是银行机构永恒的话题,青岛农商银行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制机制,坚持把风险管控作为重中之重,精准化解重点领域信用风险,全行各类风险总体可控,截至6月末,不良贷款率1.80%,资产质量持续提升。
上半年,青岛农商银行致力于打造创新“强引擎”,以创新引领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产品理念,坚持“学”“创”并重,充分运用好现有优势产品,引进和研发特色化新产品,做好差异化竞争。
高标准打造“信贷工厂”,上线“数智普惠平台”等数字化、智能化营销工具,推出“农商快贷1.0”、“数智贷”、“e贴宝”等创新产品和“富农福民”乡村振兴品牌,持续提升服务质效。研发上线数智创新项目85个,取得国家专利9项,获得“青岛市金融创新”等多个奖项。
谋篇布局五篇大文章
五篇大文章正成为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最佳路径。
今年以来,青岛农商银行围绕国家和地方重大发展战略,谋篇布局五篇大文章,扎实赋能实体经济,坚定走好新农商发展之路。
科技金融方面,强化顶层设计,深化区域特色,围绕科创企业多元化金融需求,制定科技金融专属政策,搭建科技金融产品体系,提升金融服务科技水平。至6月末,青岛农商银行科技型企业融资余额128.92亿元,户数1128户,分别较年初增加7.79亿元、63户;科技金融服务效果获优秀档。
绿色金融方面,强化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至6月末,青岛农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为134.5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6.49亿元,绿色贷款增幅24.52%,增幅在青岛市地方法人银行中排名第一。
普惠金融方面,高标准打造“信贷工厂”,上线“数智普惠平台”等数字化、智能化营销工具,持续提升服务质效。
至6月末,青岛农商银行普惠型小微贷款户数5.45万户,余额486.7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5.01亿元,户数和余额均居青岛市银行业机构第一位。
养老金融方面,挂牌成立养老特色支行,创建“七彩康年”养老品牌,打造养老专属产品,持续完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
至6月末,青岛农商银行发放支持养老服务机构贷款31946万元,较年初增加4897万元。
数字金融方面,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向“数智化转型”深化,全面提高科技向生产力转化的效率、效能和效益,加速培育数智创新新质生产力。
上半年完成18个数字化转型重大项目,实现业务、技术、数据与客户服务深度融合创新,荣获青岛市数字金融创新大赛一等奖等荣誉奖项。
践行地方法人银行担当
地方法人银行与政策性、大中型银行共同构成相互补充、多层次、广覆盖的金融服务体系,是一个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金融力量,更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蒸蒸日上的最佳印证。
缘于此,坚守定位,专注主业,不断践行地方法人银行责任,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的广度与深度一直为青岛农商银行孜孜以求。
上半年,青岛农商银行发挥国际业务特色,全力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青岛市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外汇交易量324.5亿美元,同比增长27.85亿美元,增幅9.39%,外汇交易量位居全省地方法人银行第一位。
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高端装备等先进制造业支持。上半年青岛农商银行对重点产业链链主新增贷款超79亿元,对33个重点项目新增贷款超63亿元,对战略新兴产业贷款增加超12亿元。
坚持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全力服务乡村振兴和城乡统筹。
至上半年末,青岛农商银行服务“三农”客户6万余户,涉农贷款余额突破640亿元,居青岛地区金融业第1位。个人存款余额2,245.8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4.64亿元,个人存款余额位居青岛市银行业机构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