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如何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四方面路径公布

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将从四方面着手,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努力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22日晚间举行的第36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表示,科技进步是世界性、时代性课题,开放合作是必由之路。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将坚持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努力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具体而言,就是要积极拓展科技创新国际合作模式,积极打造科技创新国际合作载体,积极推动全球创新资源要素汇聚,积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

目前,上海已与近20个国家和地区签订合作备忘录,建设了6家国家级、39家市级“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龚正表示,今后还将持续探索国际科技合作的新模式、新路径,不断扩大“朋友圈”。

一是参与和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继续支持国际人类表型组计划、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大科学计划、国际大洋钻探计划、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区域中心建设,构筑国际基础研究的合作平台。

二是扩大科技计划和项目对外开放,聚焦量子科技、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优化“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谋划布局一批科技重大项目,实施全球科技伙伴计划,不断拓展国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三是推动外资企业在沪开展研发活动,深入实施外资研发中心提升计划,支持外资企业设立全球研发中心和开放式创新平台,鼓励外资企业申报上海市的科技计划。

同时,龚正表示,也支持上海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走出去”,在全球布局研发中心、创新中心。

在积极打造科技创新国际合作载体方面,龚正表示,上海创新资源丰富,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上海将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建设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目前,上海已建、在建和规划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有20个,初步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光子科学设施集群。上海将推动一批设施对标国际先进运营模式,更好地发挥促进国际合作的作用。

二是推动建设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去年,上海首批挂牌了7家高质量孵化器,2家是外资企业设立的。要继续支持鼓励国际科技组织、跨国公司、创新服务机构在沪设立创新平台、孵化器和分支机构。

三是持续办好促进合作交流的品牌活动。进一步提升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浦江创新论坛、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等国际化平台的影响力和引领力,扩大“WeStart”“海聚英才”“创·在上海”等全球创新创业活动的溢出效应。

在积极推动全球创新资源要素汇聚方面,龚正表示,上海将持续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推动资金、数据、技术、人才等平台的多维度贯通,促进各类创新要素畅通流动、高效配置。

在资金方面,上海要着力加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与国际金融中心联动,支持境外资产管理机构以设立股权投资基金的方式,投资创新创业活动。在数据方面,着力提升科学数据的管理和共享水平,依托上海数据交易所、国际数据港等平台,探索高效、便利、安全的跨境数据流动机制。在技术方面,着力建设全球技术交易枢纽,支持创新成果跨境转化孵化,促进跨境技术交易结算便利化,不断提升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等平台的影响力。在人才方面,着力营造世界一流的人才发展环境,深入实施白玉兰人才计划、全球杰出人才优享服务等政策,进一步优化完善出入境、安居、创新创业等服务,让海内外优秀人才来得了、留得下、能成业。

在积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方面,过去10年,上海着眼于推进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先后出台了“科创22条”“科改25条”、《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等一批重要的政策法规。同时,还积极推动各类国际科技组织来沪设立代表处,深入开展务实合作。比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合作,联合举办“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设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与调解上海中心、上海市知识产权创新奖,有力地提升了上海知识产权治理水平。

今后,上海将继续践行中国政府提出的《国际科技合作倡议》,与各方携手推进全球科技治理框架的构建与迭代,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创新环境,更好应对科技发展带来的规则冲突、社会风险、伦理挑战,共同扎紧科技安全可控的篱笆。

今年是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10周年,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已经形成基本框架,实现了科技综合实力和创新整体效能的大幅跃升。

十年来,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从2014年的3.66%提高到2023年的4.4%左右。全市已建和在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从4个增加到15个,初步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光子科学设施集群。上海累计有20项上海科研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占到全国总数的五分之一。

到2023年底,上海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0.2件,居于全国前列。技术合同成交金额从2014年的668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23年的4850亿元人民币,外资研发中心从381家增加到579家,高新技术企业从5433家增加到2.4万家,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4.7%上升到24.8%,成为引领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