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创!浦东推出法学博士后人才引进培养新举措
浦东新区最近发布了"2024年首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法律类)科研项目榜单",3家头部律师事务所共有6个申报项目成功立项,向海内外公开招聘优秀的法学博士生前来揭榜挂帅。
把博士后科研项目设在律所里,这在上海属于首创。浦东新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黄爱武表示,这一"从0到1"的制度创新,正是引领区加码吸引培育高端法治人才的突破之举,有望源源不断地让浦东聚天下高端法治人才而用之。
双赢
以往,关于博士后人才的新政大多侧重于理工科领域,但法治人才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也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特别是在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科创项目融资以及新兴业态规制等领域。例如,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法学博士后能够协助科研团队制定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确保科研成果得到有效保护并顺利转化为实际应用。
今年1月,浦东新区司法局推动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5所高校与浦东10家律师事务所达成法学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合作意向,并分批指导律师事务所申报博士后科研项目。
此次公布的首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入驻单位共有3家律师事务所,分别是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上海中联律师事务所、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师事务所。相关的研究也与引领区的产业发展高度契合,涉及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法律风险,集成电路行业的合规政策,资本市场中介机构的法律责任等。
事实上,法学博士属于高端稀缺人才,浦东搭建这一创新实践平台可以说是双赢之举。一方面,有助于吸引更多法律人才加入引领区的法治建设之中。站在产业发展潮头的浦东,新赛道、新业态层出不穷,背后离不开法治环境的保驾护航。
另一方面,对于这些人才来说,参与头部律所的法学前沿问题的研究,也能进一步提升法学理论水平,迅速积累法律服务实务经验。
突破
记者注意到,此次"吃螃蟹"的德和衡律所已与复旦法学院、复旦微电子学院、张江集团、上海市集成电路协会等单位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共同组成专家、教授导师团队,将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共同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
浦东新区早就认识到了法治人才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战略价值。去年出台的《浦东新区关于促进法律服务人才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专项政策,明确了对法学类高层次法律服务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和服务等方面的具体扶持措施。
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孙煜华认为,浦东在律所建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也是从扶持措施向制度创新的突破升级,有利于进一步强化法治人才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为法治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黄爱武透露,下一步将推动更多律师事务所积极申报入驻浦东新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并以此为平台,以科研项目为抓手,以人才引育为导向,充分发挥博士后制度聚集高层次人才、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优势,向海内外高端法律人才发出橄榄枝,共聚浦东,为服务保障引领区建设贡献法治力量。
作者:唐玮婕
文:唐玮婕 图:资料照片 编辑:商慧 责任编辑:戎兵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