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大众老矣,尚能焕新否?

质量是上汽大众的生命,帕萨特扼住了生命的咽喉,帕萨特这根导火索让上汽大众的口碑降到了冰点。

2020年12月上汽大众销量157520辆,同比下滑32.7%;年累计销量1505505辆,同比下滑24.79%。这就意味着相比2019年,上汽大众丢失了将近50万辆的市场份额,根据2018年和2019年上汽大众发布的财报显示,2018年单车利润是15188万元,2019年有所下降是10662万元。以2019年单车利润来看的话,2020年上汽大众利润降低高达50亿元。

在整个2020年上汽大众上演了一幕十二连跌的“销量好戏”,这其中不乏有大环境的影响,但这只是外部原因,任何一个车企都无法置身事外,更主要的原因还是来源于上汽大众内部。

一、特供车型,老旧车型居多,质量下降

可曾发现在这近十年的发展中,上汽大众一直鲜有爆款车型上市,近两年推出的途岳、途铠也是一汽大众的跟风产品,而凌渡市场表现一直平平,和速腾相比销量不及其零头。纵观这十年,上汽大众的销量支柱依然是朗逸、桑塔纳、途观L等特供车型。

在过去的一年中,销冠王朗逸显得力不从心,被轩逸赶超,销量不及往日辉煌,在2020年12月份,更是被英朗反超,与第一名轩逸相差2.6万辆。由此可见固守成规、囿于原地,一旦竞品做出改进,结局只能是被人攻城略地。

帕萨特虽然在“A柱门”之后打了补丁,但是依旧摘不掉新车型少,质量下降,年轻人绝缘体的标签;帕萨特“A柱门”更像一根导火索,加速了销量下滑的进程。而且国产品牌在质量上一直在提升,而上汽大众数十年不变的减配,无形中把原有的消费群体推拒人于千里之外。

借用网友的一句话:国内消费已从“要有”逐步转变为“要好”,显然上汽大众没有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二、源于上汽大众内部的矛盾

面对销量十二连跌,上汽大众做出的应对很少,即便是A柱打补丁也是被动防守,除此之外,并没有任何主动挽救措施。面对50万辆销量的流失,上汽大众似乎无动于衷,知道的以为是上汽大众财大气粗,不以为意,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上汽大众貌合神离。

说到貌合神离,上汽大众近一年的表现似乎印证了这一点。首先是之前的江淮大众改名大众(安徽),大众取得绝对控制权,其次大众入股江淮控股,与安徽国资委分别持股50%。大众与江淮的亲密合作,不得不让人怀疑与上汽产生了隔阂。

而且大众(安徽)明确表示将是大众新能源的主要阵地,巧合的是,在大众与江淮联姻后,上汽宣布与阿里巴巴、张江高科共同组建了新能源品牌:智己。

按道理来说,上汽与大众已有二十多年的合作关系,应该是亲密无间的,却在新能源这一领域各自另起炉灶。如此以来,就可以解释为何面对十二连跌无动于衷,双方都在忙着各自的事业,分身乏术,自然难以应对销量下滑这一棘手问题。

三、上汽大众对新能源的态度:敷衍了事

新能源市场无疑是一块等待分割的巨大蛋糕,而上汽大众可以说是后知后觉,之前发布的朗逸纯电,赤裸裸的敷衍态度。而千呼万唤还未正式上市的ID.4 X亮点不明显,反倒是槽点很突出,预售价25万,硬件配置却不如八九万的车,那就是后轮制动为鼓刹,充分暴露了上汽大众减配风格。

软件上已经明显处于下风,在硬件上有抠抠搜搜,25万的车型配备着古老的廉价的鼓刹,上汽大众这波操作,着实令人迷惑。

小结:上汽大众老矣,不能焕新,原因可以归结为三点,一是产品中庸,质量下降,与年轻人绝缘;二是上汽与大众各有动作,另寻合作伙伴;三是面对新能源这一波浪潮,后知后觉,敷衍应对。

内部造血不足,新产品跟不上,外部销量下滑,口碑恶化;面对这一严峻态势,上汽大众深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改变消费者的态度,除非能拿出变革性的产品。这种两头难的局势,只能各自分飞,寻找另一半,从上汽与大众各自的动作来看,似乎已经放弃治疗了,未来上汽大众还要跌多久,我想应该是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