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东馆举办蛇生肖艺术大展 270组“蛇”汇聚

上图东馆举办蛇生肖艺术大展

270组“蛇”让人脑洞大开

一把做成蛇形的锤子,作品名叫《做个锤子》;五条色彩斑斓的蛇平展着,它们表示,“我们都不‘卷’了”;猫头鹰、猫、鸟、蛇一起向着灯球冲去,标题是《莫愁前路无知己》;一个瑞士卷、一杯拉花咖啡,仔细一看,这下午茶竟有“蛇”的形状……

前天起,上图东馆遍布多个楼层的蛇生肖艺术大展开幕,让人惊叹艺术家的创意和脑洞。难怪当天上午的开幕式上,主办方早早发出下一个生肖的创作“英雄帖”,读者们也期待已经连续三年在上图东馆举办的生肖艺术大展有下一个惊喜。

此次蛇生肖艺术大展,汇聚了270条(组)“蛇”,它们通过GGAC数字艺术平台的开放评选和主办方专家审核,从6000余件(组)来自海内外艺术家、学校师生的投稿中精选而出,成为图书馆公共空间里的艺术品。

艺术家们的灵感源于远古或现代、神话或传说、色彩或结构、字母或语言、幽默或讽刺,一展“蛇尖上的中国”。蛇的标志性特征是“舌”——信子;在蛇及其标志性的信子符号里,可以一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唯美动人。

结合上图东馆这一国内最大单体图书馆的环境,所有展品被精心设计成具有公共性、互动性的作品。一楼中庭摆放了一个个方形沙发连缀成的蛇形长沙发,每一个的表面都是彩色艺术化的蛇身局部,读者任意拼接,可以形成不同样貌的蛇。从三楼往下看,是欣赏这条“蛇”的最佳视角。

五层平台上有一组代表蛇的“巳”形LED灯箱,大量数字作品在一个个连接成“巳”形的灯箱上滚动,单个是蛇主题的画面,整体看起来又是一条酷炫斑斓的“蛇”。从六楼、七楼往下看,颇有波澜壮阔的动态感。

在图书馆各个楼层的不同角度可以发现展览的不同观赏方式,让人觉得趣味十足。打开上海图书馆小程序,还能玩一玩“90后”馆员用AI手段开发的“贪吃蛇”小游戏。

“明年,我们会开出AI赛道。”主办方介绍,此次来稿中,AI参与创作的作品不少,当AI作为创作工具已成不可阻挡的趋势,如何适应并引领更好的创作方向,成为艺术展新的课题。实际上,由市美术家协会、市动漫行业协会、上海图书馆、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联合主办的生肖艺术大展,从一开始就不局限于平面纸质的传统绘画,还有版画、油画、雕塑乃至动画、漫画、数码艺术、潮玩等流行艺术形式,在根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倡导时尚表达。(记者 施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