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陆试射洲际弹道飞弹意在表态

旺报社评

解放军25日试射洲际弹道飞弹(ICBM)虽然低调,宣称是年度军事训练「例行性」安排,并非针对任何国家或目标,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但从太平洋国家反应可看出,试射的时机与动机绝不单纯,将对中美关系与东亚地缘政治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潜在地缘冲突 美国难安

距上次试射ICBM时隔44年,地点从新疆内陆转移到太平洋地区,既不是年度例行性安排,也有一定的针对性,具有多重战略与战术意涵,透过完成「洲际弹道飞弹、弹道飞弹潜舰、战略轰炸机目标」三位一体拼图,剑指所有与其有对抗、摩擦、甚至潜在冲突的国家与地区,美国当然是重中之重。

拜登政府界定中共是美国21世纪面临的最大地缘政治考验,也是唯一拥有经济、外交、军事与技术力量,可以挑战稳定与开放国际体系的国家,对现有国际秩序构成严重挑战。考量大陆在美俄中三大军事强国中处于「老三」地位、一再宣示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及目前所有可能武装冲突讨论中,并未出现核子攻击情境等因素,核武在美中全方位战略竞争中并非优先项目。

但近年情势蜕变,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报告,中国拥有核弹头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加90枚,总数量达到500枚;其中24枚可能已纳入经常战备,代表已从「核吓阻」走向「核胁迫」。预估2030年中共核弹头将倍增到1000枚,但仍远远落后俄罗斯与美国目前分别拥有的5580及5040枚核弹头。

《纽约时报》8月披露,拜登已批准最新美国核子战略指引,以因应俄罗斯、中共、北韩与伊朗联手与美国核子冲突。白宫强调最新指引并非针对任何一个实体、国家或威胁,但媒体指出,中共快速扩大核武规模及核武多元化,是美国主要决策考量之一。中共外交部回应表示严重关切,并谴责美国挑起所谓的中国核子威胁论。

为了同时吓阻俄罗斯、中共与北韩,拜登政府考虑扩大核武数量。俄国入侵乌克兰失利,总统普丁宣布暂停参加「新战略武器裁减条约」,并将恢复核试爆,美国因而考虑扩大核弹数量,新的核武竞赛俨然已经开始。

台海首当其冲 谨慎应对

大陆外交部8月发布《中国关于互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倡议的工作文件》,强调基于对核武器与核战争性质的认知,中国发展核武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为应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防止核战争被迫做出的历史性选择,认为完全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最终建立无核武世界,符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世界各国的共同夙愿。

为反制中共「步步逼近的威胁」,拜登政府加强印太地区的反中联盟,形成全面围堵态势;在菲律宾部署「堤丰」陆基飞弹系统;动员多个国家军舰以「自由航行」名义穿越台湾海峡,挑战中国主张对台海享有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持续军售军援台湾,使中国大陆耐心与容忍到达临界点,必须寻求突破点,试射ICBM是直接并有效的政策选项。

自从去年11月旧金山「拜习会」后,美中全面恢复自2022年8月中断的军事对话与沟通,但7月间中国宣布暂停与美方展开军控及核子不扩散谈判,中方的理由是抗议美国对台军售,美方则认为中共是效法俄罗斯,破坏战略稳定。但其最大考量应是,在美中战略竞争中,大陆落居下风的就是核武,谈判只会要求透明化及压缩中共发展核武空间,北京不愿做出让步或妥协。

美中因台湾问题发生战争并非迫在眉睫,也可以避免,发生核战的机率更微乎其微。解放军试射ICBM的目的在表态,核子威胁的可能性确实存在,提醒印太地区国家可能的风险,处于地缘冲突风暴中心的台湾,更是首当其冲,须要严肃面对,战争往往是在大家认为不会发生的情况下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