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为何令人着迷?汪品先院士云端开讲再诉心愿:建一座上海深海馆
你能想象么,在漆黑的深海,有一群你从未见过的动物,安静地度过岁岁年年,帮你实现着你永远无法实现的“慢生活”,甚至“极慢生活”方式。其中,深海冷水珊瑚一年只长4至36微米,有的夏威夷金珊瑚已经默默生长了近5000年,几乎和金字塔同龄,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动物。海底再往下,更有长寿万年的微生物。
在科学家眼中,深海生物的独特生活方式令人好奇,而探索深海更珍贵的价值在于,数千米的海底藏着地球内部的秘密。昨天,海洋地质学家、同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和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副教授党皓文做客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绿螺讲堂”,以“深海园林——天堂还是地狱”为题在云端开讲。
讲座中,汪品先院士再次表达了他的心愿:在上海建一座“深海馆”,吸引更多人一起去探索深海的奥秘。
深海生物:有的10分钟繁殖一次 有的万年休眠
最近,由上海科技馆和同济大学联合打造的“深海园林”展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开展,将持续至今年2月28日,展示了世界上最大的冷水珊瑚林复原场景,并包含数十件来自千米深海的珍稀标本。在这个园林里,竹珊瑚、扇珊瑚好比乔木和灌木,地面的海绵和海鳃类好比“草木植物”,章鱼、虾蟹、鱼类等则好比园林里的鸟兽。
用汪品先院士的话说,“深海都是奥妙,都是奇奇怪怪的事情!”深海是永恒的黑暗,是不是就是“地狱”呢?浅海的珊瑚依靠虫黄藻获得营养,但深海没有光合作用,珊瑚们靠什么生活?它们的生活质量怎样?一个个有趣的问题,在讲座中一一得到解答。
为了激发听众的好奇心,汪院士展示了一幅极具“反差萌”的深海海底生活图景。有“慢生活”的珊瑚林,也有“快生活”的热液与冷泉生物群。有一种海洋细菌,每10分钟繁殖(分裂)一次。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几千米海水底下的深海沉积里,甚至在深海海底下的玄武岩里,“深部生物圈”的微生物长期休眠,几千年繁殖一次。可神奇的是,它们成为化石休眠千万年后还能成活。人类关于“生死”的界限,对于它们而言似乎模糊了。
深海科研:帮助探寻地球演化的奥秘
研究深海,除了探秘深海园林的奇幻之美,还有什么价值?
汪院士坦言,讲到开发深海,首先想到的必定是开发利用。从这个角度而言,深海热液是多金属硫化矿,冷泉则是可燃冰清洁能源的标志。除此之外,他要强调的是,“深海园林的长寿,为人类追溯深层海水的演变,为气候环境研究提供了绝佳的历史记录”。
党皓文曾搭乘“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多次下潜,考察研究南海的深海冷水珊瑚,他的主要科研领域为热带西太平洋古海洋与古气候变化。“冷水珊瑚骨骼是记录海洋内部环境变化关键信息的载体。”党皓文介绍,其一,冷水珊瑚聚居于岩石裸露、水流活跃、沉积记录匮乏的海洋中层到深层,几乎是唯一的环境变化记录者;其二,冷水珊瑚的骨骼多具有精细的生长纹层结构和百年以上的寿命,可以提供高分辨率、久远历史上的的海洋环境变化的重要信息。
在南海海底,他曾遇到一节一米多长的“沉木”,打捞后才发现,这是一块冷水竹节珊瑚化石,直径约有碗口那么粗。有意思的是,和树木一样,竹节珊瑚的横截面也有年轮层,经考证,这株珊瑚生活在距今9000多年前。当时,人类刚刚开始发展农业,研究冷水珊瑚的生长情况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自然变化和人为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在汪院士看来,“深海园林”展只是一个“前站”,他更迫切的心愿是,世界首个深海馆能够出现在上海,展示更多深海的奥秘。在这里,可以用最先进的技术展示深潜、深钻、深网这三大深海探索科技手段,也可以从地质、水文、生物等多个维度揭示来自海底的奥秘。“在上海,深海馆将成为海洋文明的象征,也将成为海派科普的代表,让我们共同期待。”汪品先说。
新民晚报记者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