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勇士”汪品先圆梦载人深潜,《未来中国》探寻海洋奥秘

曾经古人期望“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如今这些已成现实。神舟飞船载人进入遥远的太空,蛟龙号载人下潜几千米深的海洋。但是几百年来,我国总是在海洋的表面研究海洋,深入海底研究意识淡薄,技术受限。海洋研究的关键在深海,海底蕴藏了丰富的资源,未知且神秘。

今晚播出的东方卫视《未来中国》聚焦海洋科学,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海洋地质学家、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教授,介绍中国深海研究的起步与发展,讲述深潜研究的梦想与现实。五位科学青年团成员则会进行科学竞演,带你重新认识海洋,探索神秘未知的深海。

科学团青年多角度解读海洋科学

B站百大UP主“芳斯塔芙”“鬼谷藏龙”的运营者唐骋,用极具个人特色的声线和跌宕起伏的解说节奏,介绍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深海生物和海底奇观。水下两百年存在着船蛸、樽海鞘、珊瑚礁,还有飘零的海洋雪滋养着繁盛的生命,深海里的这些发现令人惊叹,但人类对全部海洋的认识还不到百分之五:黑暗的深渊里,还潜藏着多少激动人心的秘密?

当机器鱼更像鱼,深海的前景将掌握在人类的手中。北大金融硕士林鹰谷介绍了一种仿生机器鱼,这种鱼外形与真鱼相似,动作高度仿真,不仅可以卧底鱼群内部引导真鱼洄游繁殖,还可以帮助完成深海勘测任务,当个体仿生向群体仿生发展,智能技术能让仿生鱼发挥更大的优势,拓展人类对深海的认知。

深海没有路,如何才能到达深不可测的海底呢?复旦学霸张佳伟告诉观众,从蛟龙号到深海勇士号再到奋斗者号,中国一步步打造国之重器并实现了载人深潜器万米深潜次数和人数第一的突破。张佳伟还外出还亲身体验了深海电梯“奋斗者号”,带领大家找到了载着汪品先院士九天三次执行下潜任务的中国顶级深潜器“深海勇士号”,收获满满。

自称上知天文,下知海里的“脱口秀大王”庞博对海洋科学的理解居然是“海鲜科学”?其实他分享的是陆地文明和海洋文明之间的差异,他还一本正经地分析了东西方“海神”不一样的根本原因。他的讲解全程知识多、笑点足,用幽默的方式分享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善于抽丝剥茧的跨界青年蒲熠星探讨了深海对地球的影响,原来海底活动非常热闹,火山爆发、地震都是海底运动引发的大灾难。陆地上的灾难可以通过技术进行监测,而海底观测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希望如汪院士所说,海底监测网将像气象站一样遍布。

2008年,我国第一台自主设计和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腾空出世,2017年,我国第二台深海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在南海海试成功。2020年,“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深度为10909米,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的纪录。与中国探索海洋梦想一同实现愿望的,还有一位等了40年的老人。

这期《未来中国》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海洋地质学家、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教授。他被誉为“中国深海研究发起人”,又被称为“深海勇士”。1999年,他在南海主持中国南海钻探,开启我国深海科学探索。随后,他主持了我国海洋科学第一个大规模的基础研究计划“南海深海过程演变”,让我们国家在南海研究上更加具有话语权。

2018年5月13日,82岁的汪品先院士终于实现了下潜梦想。被问及为什么执着于下潜,汪品先院士称:90年代在国外考察,看到国外搞深海受到了启发,自己很幸运较早知道海洋的关键在深海,但当时中国技术条件不充足,从前只有发达国家研究深海、到达深海,如今中国有自己的深潜研究,特别扬眉吐气。

听了科学青年团的分享,汪品先院士欣慰于不同专业的人对海洋有很大的兴趣。当被问及当下迫切想要实现的愿望,汪先生称一个是完成科普书的编写,一个是希望中国海洋研究发展出中国学派,正如他给学生题字所写:德育贵在信仰,科学贵在怀疑。

如今,中国已经完全具备开展深海研究的能力,但是海底究竟有什么?为什么深海研究非常重要?为什么要越潜越深?《未来中国》中,汪品先、科学引荐人陈辰和由五位学霸青年组成的科学青年团,与你一同遨游海底世界。

来源:周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