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倍增效应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中共中央于2024年7月1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介绍了教育、科技、人才、创新等领域改革。

全会提出,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对这三个领域的改革均作了明确部署。今年2月19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的意见》。

怀进鹏表示,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

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有其着力点,怀进鹏在发布会上就指出,“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

此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还与其他领域改革有紧密关系。比如,推进保障机制改革涉及央地事权财权调整;满足群众对“上好学”的需要,则涉及户籍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改革。因此,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需要抓好系统集成、加强整体谋划,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的各种堵点、痛点和卡点。

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怀进鹏在发布会上介绍,全会《决定》对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

对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怀进鹏表示,《决定》强调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

“着眼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怀进鹏说。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占斌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表示,要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

数据显示,在2022年本科招生中,我国已经把理工农医的招生比例提升到过半的水平;在硕士生教育阶段,理工农医类的招生规模接近60%;在博士生教育阶段,理工农医类的招生规模超过80%。

怀进鹏在今年1月教育部党组会议上指出,要继续优化招生结构,引导高校加大理工科招生比例。

对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怀进鹏说,《决定》强调要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国家实验室都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值得注意的是要发挥科技领军企业的作用。

“着眼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怀进鹏说。

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在发布会上介绍,国有企业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

“企业作为创新链和产业链结合点,是贯通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链条的关键环节。”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马一德说。

马一德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科技领军企业作为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的市场主体和创新联合体的主导者,要从制度层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激励措施,使其承担起核心技术问题出题者和研发成果转化场景应用建设者的双重职责。”

对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怀进鹏表示,《决定》强调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

怀进鹏说,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为人才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科技管理部门要改变‘一刀切’的量化评价思维,尊重科技人才的差异性和特色,改革人才分类评价体制。”

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也要找到着力点。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我理解,高校是国家最宝贵的资源。”怀进鹏说。

怀进鹏指出,将分类推进高校改革。“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上对学校和人才的需求是多样的,在高校中既需要‘全能选手’,又要有‘单项冠军’。”

怀进鹏表示,将明确各类高校发展定位,建立分类管理、分类评价机制,引导不同类型高校在不同领域、不同赛道塑造并发挥高校的优势,追求卓越、办出特色。

我国正在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推动高校分类特色发展,建立分类评价机制。

河北省某地方院校教务处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分类推进高校改革,是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普及教育的必然要求。

“与精英大学相比,大量地方院校的定位是应用型高校,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发展路径长期没有形成明确方案,而是由地方进行探索。上海、浙江、山东、江西等地取得了一定成效,下一步需要总结经验,在全国几千所高校中推广成功经验。”上述教务处负责人表示。

“创新之教育培养创造之人才,创造之人才造就创新之国家。”怀进鹏说。

怀进鹏表示,下一步,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科技发展态势,动态调整高校学科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深入实施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战略行动,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构建高质量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

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教育的生命线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牵涉其他领域改革。

怀进鹏表示,将在资源配置上,突出扩优提质,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深化集团化办学和城乡结对帮扶,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让群众认可的“好学校”越来越多。

教育部财务司司长陈子季7月18日撰文介绍,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2022年达到4.8万亿元,十年翻了一番。初步统计,2023年将首次超过5万亿元,有力保障了世界最大规模教育体系。

陈子季建议,以完善教育转移支付制度为重点,健全财政教育支出责任体系。应适度加强中央财政教育支出责任,有效强化省级统筹责任,建立健全省级以下教育转移支付体系,完善教育转移支付制度,增强地方财政教育投入的省级调控能力,提升省级和地市级财政对区县财政教育投入的支持力度。

当前,不少地方政府和基层财政面临困难,对地方基础教育财政保障,特别是教师收入水平造成了影响。

韩文秀在发布会上介绍,要提升市县财力同事权相匹配程度,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

怀进鹏表示,将针对学龄人口峰谷变化做好前瞻性布局,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完善随迁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的关爱体系。

“针对目前我国基本公共教育财政投入存在的地区差异,需要进一步完善教育经费投入制度,比如合理划分教育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依法落实各级政府教育支出责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周洪宇说。

教育有政治属性、战略属性、民生属性,除了财税等宏观经济治理体系,还涉及多方面保障。比如,推进优秀中小学校长、教师到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完善保障激励机制,涉及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人群就业,涉及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

怀进鹏说,下一步,将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把促进公平融入到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环节,推动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根本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