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汽车 作为长安三子之一 难逃阿斗命运?

新能源的红利,算是被自主品牌拿捏了。在这一赛道,自主品牌无论在品质、智能表现还是性价比上,都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但是伴随着新能源定位的转型,并不是每一家都能做到尽如人意。例如深蓝汽车,从当年的长安深蓝变成独立的深蓝汽车;从开局即“爆金币”的销量到去年销量目标完成度不到7成;从被吐槽外观设计“酷似兰博基尼”到如今的杀马特风格设计;从质量投诉到不能按时交付……深蓝的水深火热可想而知。按理说,有长安汽车这样的大厂做背书,深蓝就算不能跻身行列头把金交椅,结果应该也差不到哪去,可偏偏销量算不上漂亮,盈亏更是无法做到平衡,6月上市的G318更是问题重重……深蓝汽车是不是“扶不起的阿斗?”

销量压力山大 产量十分拉胯

2022年4月,深蓝汽车品牌发布,三个月后首款车型深蓝SL03上市,年底这款车型的交付量就达到了25409辆,平均每个月的销量都是5000辆以上。对于一个新品牌来说,第一款车型的表现着实亮眼。2023年刚刚拉开序幕,深蓝就喊出“45万辆”的销售目标。有人说,深蓝敢喊出这个销量目标,是对自己的产品信心十足,也有人说深蓝对于市场太过乐观。但是如今回头看来,或许这只是一次对“流量”的宰割,毕竟没有话题就没有热度,此时的深蓝非常需要热度。

你可以质疑深蓝汽车的质量,但是不可以质疑深蓝汽车制造话题的能力。就在车圈纷纷内卷降价的时候,深蓝汽车反其道而行之,在2023年3月的时候对S7车型价格进行了上调,每款车型涨价1万元。有人担心被品牌背刺,但深蓝的车主似乎没有这个担心。此时恰逢比亚迪打破合资车垄断市场的局面,一时间比亚迪推出不到十万的车型,性价比之高令人垂涎,一时间比亚迪风生水起,对比之下,深蓝汽车虽不至于无人问津,但市场份额也的确受到了挤压。2023年年底,深蓝汽车累计销量为136912辆,和掌舵人邓承浩在全球伙伴大会上说的目标差距甚大。

令人没想到的是,深蓝汽车在销量没达到预期的前提下,产能却出现了问题。今年8月24日,深蓝汽车CEO邓承浩在微博中回应了285版本S07交车延误的情况,9月18日,邓承浩再次在微博中回应了交车延误的情况。前后近一个月的时间,似乎延误交车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与此同时,还有车主对该款车型的排单顺序产生了质疑,并投诉到了相关网站。

城市杀马特 乡镇兰博基

深蓝汽车上市之初,便有人调侃其设计和兰博基尼十分相似。这一点自然仁者见仁,有人觉得能够享受到超跑风格的设计最重要,当然也有人因为外观“山寨风格”太明显而不愿为之埋单。至于谁不愿意为这样的设计埋单,在北上广的上牌榜单上,深蓝五、六十位左右的排名倒是很说明情况。以7月为例,北京市新能源车型上牌最高的特斯拉,紧随其后的比亚迪系列中的几款车型、问界以及小米。深蓝SL03排在第59位,60位之前再无深蓝车型。

今年上市的G318,走了一波“方盒子”风格。可偏偏,比亚迪旗下方程豹的方盒子机甲风格出现在先,捷途旅行者(参数丨图片)的方盒子设计又圈了一波乡镇粉,作为后出现的G318,在外观设计风格上显然有些跟在别人后面的节奏,而具体的细节上明显是简约+科技+丰富细节的矛盾综合体。所以这一次评价G318这款车丑得高调,实在不算是过分主观。

从SL03的问世开始,深蓝汽车在起名这件事上就显得很潦草。SL如果说是品牌的首字母缩写,那么后来的L07,怎么把S给“抛弃”了?如果说,“S”留给了SUV车型,那么G318这个名字,仅仅是为了蹭川藏自驾游的热度?如果是蹭川藏自驾游的热度,那车辆的品质为何……一言难尽?上市4个月,关于品控、车机方面的投诉就出现了不下10余条。

质量显危机 竞争力欠佳

2023 年上半年,大量车主对深蓝 SL03 车辆的质量问题进行了投诉。其中,制动系统存在异响、刹车故障等问题尤为突出,而且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 2022 款 1.5L 1200 增程版、2022 款 515 纯电版车型中,并非个例,而是呈批次性出现。对于汽车产品来说,刹车系统的可靠性至关重要,这类问题的出现不仅影响了车主的正常使用,更给驾驶者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这使得消费者对深蓝汽车的产品质量产生了质疑,进而影响了品牌的口碑和销量。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很容易导致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下降,从而影响产品的销售。

2023 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各大品牌纷纷推出新车型,不断提升产品的性能和品质。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深蓝汽车面临着来自传统车企和新势力车企的双重竞争压力。传统车企凭借着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推出新能源车型,抢占市场份额;新势力车企则以创新的营销模式和智能化的产品特点,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深蓝汽车作为一个新兴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在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方面与传统车企和新势力车企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从销量和质量方面来看,深蓝汽车确实面临着一些挑战,似乎呈现出一种走下坡路的趋势。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深蓝汽车没有发展的机会。如果能够在产品质量、市场营销、技术创新等方面加大投入,积极应对市场挑战,深蓝汽车仍有可能不做“阿斗”,重新走上上升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