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科技与法律研究院揭牌成立,获评广东省社科联重点研究基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冯恋阁 广州报道

科技变革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法律也不例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科技以及基因检测、基因治疗等生命科技发展在对法律造成冲击的同时,也带来变革的力量。

近年来,科技发展影响了法治的模式、法律教育的模式以及法律人才培养的模式,各大高校纷纷设立研究法律与科技交叉领域的学科和机构。

近日,由深圳大学社会科学部和法学院主办,深圳大学法律与科技研究院承办的粤港澳大湾区法律与科技研讨会在深圳举行。在会上,深圳大学科技与法律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正式揭牌。据悉,研究院基于校内外不同学科的专家成员组建,目前已获批为广东省社科联的重点研究基地。

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走过“大地时代”和“海洋时代” ,迎来了“全息时代”。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支振锋认为,此前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土地和越洋贸易,但当下,随着人类脚步向着网络空间拓展,新的生产组织、新的生产要素数据,新的数字关系涌现,自然对新的规则和制度产生了需求。“知识产权、科技创新转让支持等领域,在新技术背景下都面临挑战。”

“在科技界看来,法律一直是大科技生态组成部分。”东南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王禄生指出,整体来看,法学可以从大科技赋能、大科技治理两个维度对法律科技问题展开研究。

“法律与科技是一个综合性的领域。”据深圳大学法学院院长、法律与科技研究院执行院长熊伟介绍,在法学层面,研究院关注的法律问题涉及宪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国际法等学科,同时还将接受法理和伦理的考验;在科技领域,研究院将聚焦数字经济、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基因编辑、生物合成等场景的治理问题。

“从农业社会体系出现,到工业时代的蒸汽机发明,再到信息社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融入生产生活……人类社会前进脚步不停,要求法律要应时而变,为科技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中国法学会信息网络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申卫星认为,法律变革与科技的发展相辅相成,各个学科、领域都应该加入到相关问题的研究中,以求共同发展。

多年来,深圳大学法学院在围绕深圳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在数字经济、知识产权、市场机制优化、前沿科技应用等重点新兴领域系统布局,不断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2021年5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先行示范城市的意见》提出要支持深圳大学建设高水平法学院。

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深圳大学法学院与计算机、医学、交通等各个学科间合作频繁、联系紧密。

在会上,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研究所所长黄哲学就表示,未来,研究院相关项目可以依托深圳大学自有的人工智能算法平台和算力资源开展工作。

深圳是改革的前沿和沃土,也是新学科的先行的示范区。“这一研究机构的设立,将进一步发挥深圳、深圳大学、深圳大学法学院在法学教育方面的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学术界、实务界发展。”申卫星如此评价。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深圳市对深圳大学推进研究工作的支持不少,深圳大学的发展势头也引人注目。

“官方数据表明,深圳市对深圳大学的财经拨款超过了教育部对北大、清华的财政拨款。”据深圳大学副校长、法学与科技研究院院长周辉介绍,深圳大学共有22个学科,其中有19个进入全球前百分之一,4个进入前全球千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