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後下屬個個變了樣?醫師提忠告「偽裝很容易」:釋出好意不代表是好人
一个人释出好意,并不代表一定是好人。示意图/ingimage
仰赖他人无法获得的力量
在童年时,我是如同丑小鸭一般的存在。
小时候因为频繁出现热痉挛症状,妈妈担心我的脑部有异常,常带我往返首尔的大医院做检查。妈妈的朋友们还因此戏称我为「每天生病的老二」。
小时候,跟同年纪的小孩相比,我的舌头比较短,导致发音不清楚,语速也比较慢,直到小学低年级,我除了家人外,从未主动和他人交谈过,总是牢牢抓住妈妈的裙角。现在回想,我当时的症状很接近「选择性缄默症(selectivemutism)」。
就读小学时,我记得有一次,我因为不敢询问洗手间的位置而直接尿在椅子上,趴在书桌上哭了起来。
从青少年到就读医学院时期,我一直觉得自己没有存在感,我非常沉默寡言,只和少数几个朋友交谈,也没有特别擅长的事情。
除此之外,大学时期的我也不太打扮,近视度数又高,总是戴着厚重的眼镜,看起来很俗气。长大成人后,我依然是个内向且非常容易焦虑的人。
以客观角度来看,我缺乏吸引力,只有我对他人产生好感,根本不曾有人对我表示好感。但神奇的是,我几乎从来不曾渴望获得他人的好感。
「好感」是指「对他人的关心、爱慕、认同和尊重」。
近来在社交媒体上,我们常看到一些人因为渴望获得关注,甚至愿意为此大量揭露个人的私生活。
这样的人在韩语中被称为「关心种子」,带有负面意味,指的是「非常渴求别人好感的人」。
究竟为什么人们会如此渴望他人的关注呢?答案非常简单。因为我们从一出生就是颗「关心种子」,必须取得照顾者的关注,让他们喜欢自己、关爱自己,我们才能够生存下去。
从出生到成年,父母对子女无条件的关怀和关爱,满足了我们天生渴望被关注的期待;父母所给予的绝对爱意和信赖,也成为支撑我们生命的坚实根基。
我之所以成长为一个「不追求他人好感」的人,全都要归功于我勤奋又善良的父母。
我的父母总是竭尽全力付出,却不曾想着要控制孩子。
我的父母就像大树一样,慷慨无私护荫着子女,于是,我得以持续接收到「我是一个值得被爱的存在」这样的讯息,所以我从未因为无法获得他人的好感而惋惜。
身为次女的我,儿时说话口齿不清、语速也慢,不小心在教室小便的那天,收到学校通知的母亲该有多心急如焚呢?
尽管如此,母亲从未在我面前表现出担忧的模样,总是不断告诉我,我是多么珍贵的存在。
多亏我的父母,我在成长过程中,从未怀疑过自己存在的价值。
不需要过度解读微小的好意
越是需要关心和关爱的人,越容易对他人微小的好意赋予庞大的意义。
我想起年幼时没有得到充分关爱的秀兰。
当她长大后,某次感冒时,男友买了感冒药和鲍鱼粥回来,在那瞬间,她立刻认定男友是个值得托付终生的对象,决意跟他结婚。
秀兰在成长过程中目睹父亲不照顾家庭,整天酗酒,还不时外遇,甚至对家人施暴,所以她认为只要对方不喝酒、认真工作,就是适合当终身伴侣的对象。
换句话说,她并不是透过对方「擅长的事」来认定这个人,而是透过对方「不做的事」来给予评价。
至于那些努力实现目标、认真自我管理、擅长发觉他人优点并给予鼓励、带来正面影响的人,她并不容易意识到那是好的对象,因为她的生活中从未出现过好人的榜样。
对秀兰而言,她心中没有所谓的模范表征 (representation)。
她只以「不酗酒、不打家人、勤奋赚钱」来评价一个人是否合格,但对于良好的品性、正确的价值观、利他主义和关怀等额外加分的事却一窍不通。
没有良好范本可以参考的人,只会用「最低标准」看待别人,而已经看过良好范本的人,通常会更着重一个人加分的地方,至于未达最低标准的人,则是完全排除在视线之外。
就像是大学联考结束后,媒体总会热烈讨论数理考题的难易度,但不管讨论得再热烈,对数学完全不在行的学生仍旧无法理解,就如同秀兰缺乏客观选择丈夫的依据一样。
虽然丈夫会赚钱、不喝酒、不外遇,但他的优点仅限于此。
丈夫虽然不会动手,却经常侮辱和谩骂家人,这点与秀兰的父亲非常相似,因此,秀兰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
释出好意不代表是个好人
若不懂得如何以积极的眼光评价他人,当我们在选择工作伙伴、恋人或挚友时,就会以「对方对我多好」来判断。意思就是,以他人对自己释出的好意来当挑选标准。
然而,人在别有用心的情况下,可以装模作样地示好。
例如谈恋爱初期,为了吸引异性的好感,大家都会尽可能善待对方,可是随着时间流逝,韩国有句俗谚「抓到鱼之后就再也不喂饲料」可说是再贴切不过。
再如,为了顺利在公司升迁,人们也愿意对上司阿谀奉承。所以,一旦我们升上较高的职位时,就必须时时警惕下属在你面前展现的好意,因为背后可能带有其他目的,而我们很容易误以为擅长谄媚的下属同时也是个能力好、个性好的员工。
单以对自己的好意来评价对方的人,还可能拥有另一个特征,就是容易盲目崇拜自己所属的群体。
这些群体可能是同乡会、校友会、料理班、宗教聚会、艺人粉丝俱乐部等,成员之间的同质性,让他们往往对彼此给予高度评价。
然而,极端将自己与群体视为一体,试图在其中找寻自己定位的人,几乎都缺乏对自我的正面认知,因为认定自己是群体的一份子,群体出色就等同于自己也很优秀。
此外,由于所属群体拥有同质性,也容易不信任和排斥群体外的人,不自觉活在群体创造出的主观世界中,视野逐渐变得狭隘。
我认为,不应该仅凭「好意」来评价一个人,这点请务必铭记在心。人们为了达成目的,伪装好意并不困难。
因此,我们需要检视群体追求的目标,是否与自己的目标一致。我们是将群体当作工具,用来符合自己的需求?还是反过来沦为群体达成目的所使用的工具呢?
(本文摘自苹果屋出版《你比想像中强大:停止内耗,找回人生主控权的35个练习》,作者:全美暻)
谈到识人的标准,让我想起了智贤,她在孤独煎熬的待业期遇到了一位男子,她被对方微不足道的好意所吸引,开始和对方交往。
一年多后,智贤觉得对方并不适合自己,于是提出分手,却在分手过程中产生纠纷。对方威胁智贤,如果分手,他绝不会善罢甘休,甚至不断监视智贤的一举一动,成了一名跟踪狂。
「我只是肚子饿,随便捡点东西吃,结果却得付出这样的代价。」智贤的话依稀在我耳边回荡。我们能意识到他人展现的好感,这本身就已经足够了。
让我们记得一件事:对方表现出来的好意就只是好意,不代表对方是个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