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浩劫 台湾海温上升 2020~2021逾3成珊瑚白化
台湾均温不断上升,根据中研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统计,2020至2021年全台有超过50%的珊瑚受到热压迫,有30%以上的珊瑚达到白化等级。图为2020年8月小琉球珊瑚白化情形。(中央社)
台湾均温不断上升,根据中研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统计,2020至2021年全台有超过50%的珊瑚受到热压迫,有30%以上的珊瑚达到白化等级,甚至已死亡长藻,而不仅大家熟知的垦丁、小琉球一带,北海岸的野柳、基隆屿、鼻头角等也出现珊瑚白化,是相当严重的警讯。
中研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海洋科学专题中心执行长、台湾珊瑚礁学会荣誉理事长郑明修表示,台风可以带来长浪搅动海流,没有台风下海水循环较差,台湾附近海温长期居高不下,台风又少,风平浪静并非好事,如今北海岸的珊瑚也已经出现白化,真的很令人忧心。
郑明修说明,当海温上升超过30度时,珊瑚的共生藻会离开,珊瑚就会出现白化,到了32度就会开始死亡,这几年珊瑚白化越来越常见,现在全球均温已经上升了1.2度,必须要控制在1.5度内,否则升温到了2度,不只台湾,全球珊瑚70~90%将走向死亡,是全球性的生态浩劫。
郑明修表示,珊瑚礁是许多生物的栖息地外,小琉球,东沙、南沙等都是由珊瑚造礁而成,珊瑚礁更有着「海洋热带雨林」美誉,在垦丁潜水1小时,珊瑚礁周围就能发现近1万种生物,也是很多水产资源的孕育场,若珊瑚消失,台湾的渔业资源将面临枯竭,海水也会入侵陆地,是经济、生态、国土的复合灾难。
中研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郭兆扬表示,扣除掉特别的环境事件例如污染,通常珊瑚白化都是热高温所致,反圣婴海温较低,但现在反圣婴年的海温都比20年前的圣婴年还热,即使是反圣婴年,很多时候海温都超过珊瑚的耐热程度。
郭兆扬说,珊瑚礁提供生物保护和育幼的功能,当珊瑚礁不见了,生态系就会垮掉,假设台北市是珊瑚礁,建筑物是珊瑚,有天台北盆地被夷平了,人类又该往何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