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观察丨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该如何发力

近一段时间以来,市场上关于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的讨论多了起来。笔者认为,有必要从短期政策应对和中长期结构性改革两方面,同步推进提高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改革举措。

“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的提出始于今年年初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彼时市场波动加大,会议强调要更加注重投融资动态平衡,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随后资本市场推出了“1+N”的一揽子改革举措,从投资端、融资端和交易端入手,多措并举夯实资本市场“一个基石”“五个支柱”,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加强市场监管,完善基础制度建设,通过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增强资本市场稳定性。

改革要立足当下,根据市场变化拟定短期应对之策。近期受多重因素影响,股市持续震荡,日均成交额有所回落,有必要从短期政策应对方面考虑,建立维护市场稳定的相关机制,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一方面,要优化完善制度建设,建立推动稳定的增量资金入市机制,扭转市场偏弱的预期,同时确保当市场严重偏离基本面时,如出现非理性巨震、流动性衰减、市场恐慌及信心严重缺失等极端情形时,能够通过相关机制稳定市场。另一方面,要进一步稳定资本市场预期,积极回应市场关切,特别是针对退市、新股发行、交易制度等关键领域,要通过反复解读明确市场预期,减少因为市场理解偏差引发市场波动。同时要把投资者保护贯穿于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和监管执法的全流程,更好地开展投资者保护,以投资者为本,保护投资者权益,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改革更要放眼长远,解决困扰市场健康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如构建一整套助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组合拳”,通过一系列围绕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细则的实施,扎实上市公司发展根基,拓展上市公司发展活力,让优质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发展壮大,为投资者带来良好收益。如培育机构投资者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投资理念,发挥其在投资决策运作、信息搜集分析、上市公司研究等方面的专业优势以带头贯彻价值投资理念,使得这部分长期资金能够更好发挥定价功能以及引领作用。又如通过融资端和投资端改革的有机协调,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实现投融资的动态平衡等。

一个内在稳定的资本市场,一定是具备抗风险能力,在经济波动或政策调整时依然能发挥其功能的市场。期待着改革落地生花,资本市场稳定性能够持续增强,从而更好地发挥枢纽作用,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责编:万健祎

校对:赵燕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END

" Type="norm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