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校友总会理事长许胜雄号召教育界校友凝聚共识、寻找未来教育的行动方案

(师大校友总会理事长许胜雄号召教育界校友凝聚共识、寻找未来教育的行动方案。图/台师大提供)

为了迎接明年百年校庆,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与全国校友总会携手,陆续在全国举办四场「未来教育在台湾」教育峰会,北区场在11月13日先登场,全国校友总会理事长、金仁宝集团董事长许胜雄、台师大校长吴正己号召下,上百位国高中校友校长、老师及教育局处首长齐聚,针对「极速科技、后疫时代、国际变迁」三大主题,凝聚共识并寻找未来教育的行动方案,为台湾的教育带来前瞻与展望。

台师大自1922年创校迄今,历时近百年世代传承与培育人才,尤其过去肩负师资培育的重责大任,更是影响台湾教育的重要推手,毕业校友在全国各级学校师资、教育行政人才表现亮眼,其中国中校长占全国34.7%、高中职校长占全国44.4%、大专院校校长占全国12.6%,目前教育部长和六都教育局长都是校友,还有12位校友为现任县市长或教育局处首长,对台湾的教育影响深远。

许胜雄是台师大国文系毕业校友,他强调,教育是厚植国力的根本,期待这次峰会除了强化校友凝聚力,更彰显台师大在教育界的领导地位,并探讨未来教育发展趋势,盼为急速变化时代中如何培养未来人才,提出崭新观点,对台湾社会有所贡献。

随着人工智慧不断演进,共享知识时代来临,专业知识都可以被AI取代时,关于未来教师的师资培育、教学方法、课程内容等,甚而未来的学校制度与升学制度,都亟需思考「知识与学习」的创新。因此台师大与全国校友总会及各地校友会,设定三大面向、10项议题,运用公民咖啡馆的方式,进行对话与交流,以连结不同观点。

三场专题讲座中,资讯教育研究所教授张国恩以「极速科技之未来教育」为题,强调后疫情时代将面临四大转变:教学与学习型态面临改变,师生互动模式将会创新,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角色转变成为趋势,老师是陪伴者或学习管理者,需重新思考。

吴正己强调,学习环境的重制与强化,包括电脑设备升级、网路的稳定度等,大数据与AI带来个性化教学,视讯化教育也使学习管道更公平;跨国教育合作的变革,扩大了学习资源分享,但学习管道量多却不一定质精;最后则是非同步教学的广泛运用。最后他认为,数位科技对教育的影响虽然有利有弊,但面对大趋势,教育会逐渐导向「Open School」,扩大对学习资源的利用。

地理系毕业校友、高雄师范大学校长吴连赏接着提出「后疫情时代之未来教育」,教学虚实整合造成深度自主学习,由于学习载具不同,与偏乡中小学携手合作成为关键。虽然线上课程成为趋势,却也较易使学生分心,因此将50分钟课程切分为小段落教学,并鼓励互动参与,才能有效补足线上教学的缺陷。

教育系毕业校友、台中教育大学校长王如哲则谈「国际变迁之未来教育」,政府推动「2030双语国家发展政策」,在国际化趋势下,下一代须具备英语能力,但如何看待英语更为重要,他认为,英语应作为国际间沟通桥梁,而非英语世界的单方文化输出。

王如哲建议,台湾学生除了学习英语外,也可以尝试了解非英语系国家的文化、熟悉各国口音,透过英语扩展对不同文化的理解,避免文化偏见与我族中心,例如多和外籍学生接触谈话。至于如何自在学习英语,王校长认为学校可以协助学生出国拓展视野,或是在课堂安排国际生与台湾学生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