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千万人!广州解封后,我有一点担心

文/熊猫的熊

广州多区解除封控,标志着三年防疫真正来到了一个拐点。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说过一个结论,相较于率先吃螃蟹的石家庄,对全国而言,广州防疫政策的调整,其实更具有风向标意义。

一方面,广州的城市地位更高,政治、经济、交通等方面皆是如此,解封后的连锁影响会更加庞大;另一方面,广州的城市规模更大,感染人数更多,11月突破十万例。

广州放松了,那基本意味着,现行的防疫模式,也即以核酸为筛查工具,对无症状、轻重症患者无差别隔离清零的模式,到了正式调整的时候。

事实上,这一点从昨日重要会议的定性中也能够看得出来——“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

在广州解封以后,同样一线城市的北京、深圳等,也都传来了放松的信号。比如北京一些小区宣布阳性病例可以居家隔离,长时间24小时核酸的深圳,各小区也取消了核酸查验,只看健康码绿码……

一线城市,从来都是观察全国政策走向的窗口,接下来意味着什么,已经不言自明。

但当广州迈出这一步时,我还是有一些担心。

当然,并不是担心广州像石家庄一样,在解封之后又重新倒退。而是担心在目前的全国防疫体系下,作为一个“异类”的广州,如何自处?广州的外来人口返乡时,会不会遭遇各种阻拦歧视?

我们必须看到一个事实,全国各地的防疫措施,一直都不是整齐划一的。即便在执行二十条方面,不同的地区也有着巨大的差别。

比如就在广州等地放松时,锦州发布的《关于当前疫情防控措施的几点考虑》提到,“我们没有必要在可以清零、可以不形成大面积感染的情况下放弃防守”,“能清零而不清零,实在是太可惜了”。也就是说,风险管控区的放开,还要等到所有病例清零以后。

地方政策的不统一,意味着广州防疫突然变阵后,将出现和外部环境的不适配的情形。而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广州的外来人员返乡如何安置的问题。

这并不是一个小议题。广州的外来人口有多少呢?2020年广州方面曾透露,广州是“实际管理服务人口超过2200万、流动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

也就是说,它关系到足足一千万左右的流动人口的返乡。

按照广州的最新政策,已经暂停常态化的核酸检测。而过去几天,广州的日均新增,在六七千例左右,这是严防死守封控的结果。暂停核酸、解除封控,一定会带来更大规模的感染。

如果只是呆在广州,即便是感染了,无症状不测核酸甚至自己都难以发现。但注意,现在已经是12月,距离春节只剩一个多月,距离春运开启时间更近。

外来人员春节返乡潮,很快就要开启了,他们从管控松弛的广州,回到更严格的家乡,又会遭遇怎样的针对外来人员的防疫政策呢?会不会劝返,或者不管有无核酸一律先隔离?

这种担忧并不是多余的。

就在前几天,有地方针对外省来返人员上线了“蓝码”,虽然“蓝码”很快被叫停,但像上海、长沙等地,外来人员抵达不满一定时间,仍需要连续核酸,且不得进入部分公共场所。

同样是在防疫二十条的大框架之下,有的城市取消常态化核酸,有的城市还在严防死守,它足以说明在执行落地方面,地方拥有的巨大弹性,这种弹性为歧视性的措施留下了土壤。

过去这三年来,像合肥这样光明正大地告诉大家“来的都是客人”的城市,少之又少。绝大部分城市和地区,哪怕表面上敞开怀抱,实际上也会各种加码,动不动就来隔离套餐,让来返人员望而却步。

在网上,甚至经常看到一些本地人将外来的感染者称作是“投毒”,至于把疫区来的人员当成“瘟神”,类似社会心态更加不用多说了。

所以,对现在的广州来说,放松得越彻底,防疫变阵的步伐越激进,意味着广州和其他先行观望的地区的时间差会越大。

它不仅会让广州承受更大的压力,也会让广州的外来人员在返乡问题上,面临更多的困难和障碍。

这个时间差,到底会持续多久呢?人员跨地区流动的大前提,也即地方之间的防疫措施彻底实现统一,到底什么时候能实现呢?说实话,现在谁都无法下结论。

因为谁都无法预料,广州慢慢放松以后,第一波冲击会有多严重。之所以让广州先突围,而不是全国步伐统一地解封,正是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大规模感染导致的冲击,让先行先试者积累经验教训。

所以这几乎是一个悖论——广州的放松,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效果,必须依赖其他地方也同步放松;但现阶段的调整,又不支持一步到位地过渡到全国放开的地步。

在这个意义上,广州其实在做出巨大的牺牲。

而我想呼吁的是,既然他们是在为后来者蹚出一条新路,那么,对待那些返乡过年的广州务工人员,是否可以尽量人性化一些?是否可以少一些歧视?少一些不留情面的硬核隔离?

毕竟已经整整三年了,“非必要不流动”的春节,也该结束了。他们有权利回家,过一个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