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笔记本「计划人生下半场」! 她揭:身后事也要自己写
▲透过时光笔记本,除了协助安排退休后的生活,也可预先了解身后事的安排。(图/弘道老人福利基金会提供)
记者张乃文/台北报导
根据卫福部「111老人状况调查」,65岁以上长者约3成2对未来生活没有安排。弘道老人福利基金会分享,透过「时光笔记本」,让62岁的惠娟和妈妈一起找到人生新页,而60岁的忆梅说,能预先了解身后事的安排,也能让自己的人生有更好的结局。
根据内政部111年统计国人平均寿命为79.84岁,若依劳动部112年统计劳工规划退休年龄平均为61.3岁推估,平均每人有近20年以上的退休生活,但有不少人对于退休生活尚无计划。弘道老人福利基金会提到,熟龄族渴望退休后找朋友聚会,或四处旅游的优闲日子,但实际过了退休蜜月期后,就易出现失去动力或目标的徬徨;银发族也容易因没有规划,老后生活经常待在家中,感叹日子无聊到被电视看,甚至担心经济来源、身体退化失能或死亡等。
另外,即使长者有退休人生规画,甚至更远思考的预立遗嘱,却因缺乏与家人沟通,反而造成冲突。弘道老人福利基金会观察,高龄社会下儿女同样担心父母老后生活,而「时光笔记本」中,除了过去到未来的引导思考,内容也包括生活、理财及一般人忌谈的预立遗嘱等。
62岁的惠娟选择提早退休,在规划人生时,透过「时光笔记本」和88岁的妈妈一起讨论和纪录。她表示,以前只知道妈妈喜欢国外电影明星,但不知道妈妈都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看电影,透过笔记本才晓得,妈妈都是趁中午店里人少时,请店员看店独自去看电影。
▲忆梅说,数位资产整理和身后事的提早安排,都能让人生有更完整的结局。(图/弘道老人福利基金会提供)
60岁的忆梅则说,「人生若是一本书,最后一页也要自己写」。她提到,先生在几年前因为突发心肌梗塞离世,回想起当时他昏迷到过世的时程,面临医疗照顾和身后事的决定,对于无法知道先生想法的无助和无奈深有感触。
忆梅说,「数位资产整理」这块也让她特别有感触。因为至今一直保留着先生的手机,却不知道要如何整理里面的资料,如果能早些了解未来要如何规划,或许也能知道先生的想如何处理。她提到,如果人生是一本书,最后这一页也要自己写,希望自己可以参与,让家人无负担的知道如何安排身后事,让人生有更好的结局,甚至想起离世亲人时,也可以拿起来翻阅,解除思念。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会创新实验组组长周雨洁表示,许多人想和父母聊聊老后生活规划、健康维持,甚至讨论医疗照顾和身后事等等,却不知道如何讨论,或因忌讳避谈生命议题,反而留下遗憾。目前已有220人使用笔记本、更有大学生买来为了陪伴爷爷奶奶一起写笔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