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张忠谋踢到铁板──台积电崛起的秘密(四)
1994年12月30日台湾积体电路公司一项金额高达美金2亿多元的联合贷款,由台积电公司董事长张忠谋(右二)、荷商荷兰银行总经理柯月杰(右三)等25家银行举行签约仪式。(孙守仁摄)
台积电规画创立时,笔者正好在《工商时报》负责跑科技产业的新闻,记得在台积电筹设过程中,我跑出了好几次独家新闻,「百亿元VLSI计划」就是我当年在报纸上率先采用的名称。这是当时李国鼎主掌的「行政院科技顾问组」内部作业给它的计划名称,开始时并非规画用到百亿台币预算,而是跨好几个年度的预算。不管最后的投资是70亿或100亿(第一期资本额最后是55亿元台币),在1980年代,政府年度总预算还是一千多亿左右的时候,这样的投资额,的确是国内对产业单一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投资。
既然是这么大的投资金额,政府从预算或法规的角度,都无法作百分之百的投资,官股最多只能占49%,所以行政院开发基金最终占48.3%。以55亿资本额计算,官股出资将近27亿元,飞利浦占27.5%。然而,台积电当初与飞利浦的投资合约中,却有个条款允许它可以运用选择权让飞利浦在台积的股权过半,这点对台溿电上市前形势十分不利。因此受张忠谋之托负责该公司上市作业的大华证券总经理张孝威,在研究这份合约的选择权条款后,就极力建议张忠谋不能让飞利浦占台积电股权一半以上。张忠谋接受了他的建议,最后也劝退飞利浦调整为股票选择权最多占股40%,台积电能维持由台湾公民营机构主导,不为外资左右。张孝威这个建议可谓关键之极,否则,它就是一家纯外资公司,「护国神山」云云,就不会是台湾了。
政府控制的这49%投资金额,因为当时的行政院长孙运璇全力支持李国鼎,身兼执政的国民党大掌柜央行总裁俞国华也鼎力协助,并且财经内阁多位部次长都是K.T的老班底,他们知道这是一项重大政策投资,在公私两方面都尽力协助。因此,官股控制下的基金或党营事业投资它问题不大,反倒是另外的民股51%钱从哪里来?成了张忠谋,也是李国鼎最头痛的问题所在。
为什么呢?因为即使是最低认股的每家投资5%,也要将近3亿元。最后,在飞利浦决定投资及行政院长俞国华、科技大老李国鼎、经济部长等人力邀之下,台塑、中美和、台聚、华夏、中央投资、诚洲电子、神达电脑、台元纺织等民间企业或党营事业,勉强凑齐了24.2%股权,让台积电得以启动。
当初要找这1、20家大企业投资,对张忠谋而言,也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一方面这些企业对半导体产业这项新产业认识有限,对Morris本身在半导体产业丰富的阅历,以及跟这个新事业晶圆代工的关联也不甚了解,动辄要拿几亿元来投资都踌躇不前。
张忠谋跟笔者说,第二次王永庆请他去台塑当面商量时,王董跟他说:张先生,如果全部投资由台塑集团出资,邀请他来当总经理,年薪可以给12万美元,问张忠谋愿不愿意?Morris笑笑跟我说,王董大概不知道,他从GI回台湾之前,GI给他的年薪就有24万美元呢。前几年,有次媒体访问曾经担任台积电第一任董事的王文洋,众所皆知他是王永庆的长公子,个人代表台塑集团法人股东参加TSMC董事会,他向媒体承认,台塑以每股10元投资台积电没几年,即用每股17.6元将该公司手上拥有的台积电股票通通卖掉。
另方面,在吸收外资来投资,也就是寻找跨国科技企业方面,张忠谋处处踢到铁板,他一共寄出了1、20份投资企画书给美欧日跨国公司,包括美国IBM、HP、Intel,还有老东家德州仪器、通用电子,日本的日立、东芝、三菱、NEC等,以及欧洲的西门子、飞利普等公司。令人焦急的是,只有IBM与英代尔两家企业有初步反应,要Morris飞一趟去美国总公司进一步简报;问题是,简报之后,数个月过去了,苦等之下,仍没进一步消息。
【未完待续】
来稿请寄:[email protected],史话专栏欢迎书摘合作与历史相关文章、照片投稿。
本文节选自《台积电为什么神?:揭露台湾护国神山与晶圆科技产业崛起的秘密》,作者:王百禄,时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