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动物日」登场!十三行博物馆以文蛤工艺 唤醒生态保育意识

▲ 「台湾史前动物特展」让观众近距离观察台湾原生保育动物的独特特征,激发保护意识。(图/十三行博物馆提供)

记者戴上容/新北报导

为了迎接10月4日「世界动物日」,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馆震撼推出「台湾史前动物特展」,展出120件珍贵展品,带领参观者穿越时光隧道,深入探索台湾数万年来的生态变迁。馆方表示,这次活动特别亮点是「史前工艺师-贝壳项链」DIY活动,让大众以文蛤壳制作史前风尚饰品,唤醒保护生态的紧迫性。

十三行博物馆表示,「台湾史前动物特展」分为四大主题,展示包括珍稀动物化石、渔猎工具及具有文化象征的动物图腾工艺品,生动呈现动物在人类历史中的关键角色。尤其是梅花鹿、石虎和麝香猫等濒危物种标本,吸引无数目光,这些台湾生态的珍贵成员,不仅是自然界的奇迹,也是见证环境变迁的活生生证据。

其中,梅花鹿曾是台湾原住民的狩猎与交易资源,但因过度捕猎一度绝迹。经过多年努力,现今鹿群数量已经回升至两千只以上。石虎则因栖息地减少及道路事故等威胁,成为濒临绝种的保育动物。展览透过贴近真实的展示设计,带领参观者认识台湾本土动物的独特之美,并唤起保护珍稀物种的强烈意识。

为响应世界动物日,博物馆推出的「史前工艺师-贝壳项链」DIY活动,让参加者亲手以文蛤壳打造独特饰品,重现史前人类使用海洋资源的工艺智慧。活动中,专业讲师会亲自指导,讲解贝类在史前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让参加者在制作过程中感受与自然的连结,进一步体验史前工艺的魅力。

十三行博物馆馆长罗珮瑄指出,特展与活动旨在让大众重新审视人类与动物的关系,希望大家能借此反思保护自然生态的责任,并积极投入台湾生物多样性的保育行动。展览将持续至114年1月5日,DIY活动则于每周六、日进行,详细资讯可参考十三行博物馆官网或脸书粉丝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