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公视大展」台北闭幕 VR 得奖导演陈芯宜新作改编吴明益
公视世界大展主席Judy Tam(余玉英)致词(公视提供)
公视世界大展闭幕式(公视提供)
得奖导演陈芯宜分享VR作品的制作经验(公视提供)
导演陈芯宜分享VR作品的制作经验(公视提供)
由台湾公共电视承办的全球公共广电媒体年度盛会「世界公视大展」(INPUT)昨晚于台北圆满落幕。回顾 INPUT 2023 参展作品丰富、探讨主题多元,一连五日的跨国交流,壮大台湾影视音与内容产业的规模。在「世界公视大展」闭幕式上,公视董事长胡元辉表示,「台湾是安全的地方,我们坚守自由与民主的价值,希望未来国际友人再次来到台湾。」
公视总经理徐秋华也提到,「过去一年公视为准备 INPUT 2023 投入大量资源和努力,使活动成功。五天内我们观赏激励人心的节目,进行激昂的思辩,收获丰富!未来当创作者筋疲力尽、迷失时, 相信INPUT 2023带来的回忆会给你力量,引领新起点。」
大会主席Judy Tam(余玉英)宣布,明年的INPUT 2024将由美国南卡罗来纳州 ETV(South Carolina ETV)接棒筹办 ,闭幕式上,由公视总经理徐秋华交接给ETV首席内容长Tabitha Safdi。
今年的INPUT 2023不仅播映多部引人深思的影视作品,会上主创团队也分享创作历程。来自加拿大魁北克电视台的调查式纪录片(Investigative documentary)《必须异乡》(Essential),描述社会在许多层面倚赖移工,以及移工如何从事危险、不稳定的工作却仅有少数拿到永久居留权,多数移工没有脱离社会底层的机会。制作团队在映后分享,「故事结局没有呈现希望或是光亮,希望观众带着这份悲伤,在现实生活中做点改变。」
另一部来自日本NHK 作品《虚拟陷阱》(Just a Child)以剧中剧结合纪录片的方式呈现日本未成年人面对社群网路性虐待、性霸凌的处境。制作团队分享作品灵感来自于导演就读小学的儿子,他在线上游戏中找到归属并认为素未谋面的网友是「好朋友」而非陌生人。剧中剧的呈现也让导演惊喜地发现年轻演员描绘的感受,与他作为成年人写进剧本的情绪不同,年轻演员的真实声音,也被整合到纪录片中。
以色列 Kan11 电视台作品《魔鬼的自白》(The Devil’s Confession: The Lost Eichmann Tapes)则首度完整曝光纳粹德国「 最终解决方案 」(Final Solution )规画者阿道夫.艾希曼(Adolf Eichmann )受纳粹记者威廉.萨森(William Sassen)访问揭露罪行的录音带,导演 Yariv Mozer 现身分享录音带素材取得的曲折经历并以「场景重现」的方式将历史呈现给观众了解。这些录音带详细描述了艾希曼在纳粹大屠杀中的角色,但其下落一度不明。最近,在德国的档案室中重见天日,这一发现对六十年前艾希曼审判的认知产生了重大影响。
INPUT 2023 特别单元「台湾 AR/XR 沉浸式内容新创力」上,新媒体艺术家黄心健、《无法离开的人》导演陈芯宜、《红尾巴》导演王登钰、《窥见生命的奥妙》导演张文杰对谈,分享沉浸式体验的创作心法,与国际制作团队交流经验。导演陈芯宜分享,过往作品《留给未来的残影》在富川奇幻影展呈现上,不只 VR 虚拟实境的气氛营造,也找来编舞家周书毅在展场上亲自演出,两者结合,加上空间的风、空气的灯光与湿度转换,与现场工作人员向观众洒纸屑,「 沉浸式体验是观众孤独的旅程,创作者持续优化观影过程,设计成完整的旅程,打开观众的感官」。
谈及近期作品《无法离开的人》,陈芯宜表示, 20 年前就有这个想法,看着绿岛人权园区的蜡像馆蜡像停留在那里,仿佛时间就此停止。制作过程中,大量参考 Youtube上观众的 VR 观影体验,构思自己的故事线「体感与电影的语言是完全不同的,是俯角或仰角,创作者必须寻找新的叙事语言。」
陈芯宜也透露创作 VR 作品时不限制题材,写 VR 剧本也会直接以观众本位来思考呈现,目前持续与公共电视合作,筹划下一部 VR 作品将改编作家吴明益《苦雨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