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青年眼中的中国文化“投影”

【研究报告】

世界青年眼中中国文化投影

——“一带一路”相关12国青年中国文化认知调研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课题组

编者按

共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是重要纽带,民心相通是有力支撑。作为推动世界未来发展的有生力量,青年是民心相通的重要主体,如何“培养相知相亲的青年一代”,是共建“一带一路”面对的重大考题。近期,北京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课题组开展了新一轮“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青年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调查,探究在新的国内国际形势下,“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青年如何看待中国文化、通过哪些途径接触中国文化,并就推动各国青年借助文化交流而相识、相交、相知提出对策建议。光明智库为您呈现。

来自中国青海省的热梦科巴艺术团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开幕式上表演节目新华社

■调研概况

本次调研综合考虑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相关情况,尤其是地理区域覆盖面、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性、人文社会环境等因素,最终选取俄罗斯、土耳其、以色列、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印度、埃及、乌克兰、尼日利亚、巴基斯坦、泰国、捷克十二个国家,通过线上数据库抽样方式发放调查问卷,最终回收有效问卷共计三千六百二十九份。

在二○一七—二○一八年度进行的同一主题调研中,课题组发现:“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高学历、高收入青年群体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与交流的主要对象。二○一九—二○二○年度开展的第三次跨国文化认知调查数据依旧显示,高学历群体参与调研比例最高(约四分之三),其中受本科教育人数最多(约二分之一),其次为研究生教育(约四分之一)。收入水平方面,近七成的受访者为中高收入群体。就业情况方面,企业、政府雇员等在职人群构成受访主体(约七成),学生(约百分之十五)与无业人群(约百分之十四)占近三分之一。

艺术工作者张杰龙在甘肃省敦煌市敦煌小镇鸣沙书院临摹敦煌壁画。新华社发

因为“一带一路”建设,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的古丝绸之路焕发新活力。共建“一带一路”七年多来,各国青年间的友好交往效果怎样,外国青年是否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多了解、更高认同?他们喜爱什么“中国元素”,对怎样的文化活动最感兴趣?北京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课题组近期开展第三次“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青年文化认知现状跨国实证调研,得到了一些新发现。

发现一 “大熊猫”“天人合一”等认知度

——缺乏有国际影响的现当代、人文类符号

大熊猫在世界上有多受欢迎?可能超出你想象。虽然世界人民审美各有标准,但“卖萌为生”的大熊猫几乎征服了全世界。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与四川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联合推出熊猫频道以来,“滚滚”等基地明星们每天只需做“吃竹子、玩耍、睡觉”三件事就足以让全球网民被“萌化”,成为最有代表性、最受欢迎的中国文化符号之一。

调研中,有关中国价值观念接受度的数据显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青年对中国的8个传统哲学观念整体认同度较高,以5分制计算,得分均在3.85分以上。其中“天人合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行合一”“和而不同”四个价值观分别得到84.78%、83.75%、78.20%和76.28%受访者赞同。

表1:中国文化符号调查分类表

中国人文景观、中国名人、中国自然景观、中国哲学观念、中国生活方式、中国艺术六个方面的认知效果测量显示,受访者平均得分为50.04分(百分制),虽总体有所上升,但与受访者给作为对照组的发达国家类似选项打出的平均分64.43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从六类文化元素来看,人文景观(2.67分)和生活方式(2.67分)是“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青年认知中国文化的最佳载体,中国名人(2.61分)与自然景观(2.54分)次之,而蕴含着哲学观念(2.48分)和中国审美品位的文学艺术(2.06分)载体则认知程度最低。

从六类文化元素包含的18个文化符号(详见表1)看,四川大熊猫栖息地(3.21分)、太极拳(3.03分)和“一带一路”(3.02分)认知度位居前三,均值大于3分。艺术创作类的敦煌壁画(2.10分)、梅兰芳(1.94分)和三体(1.92分)则得分最低。

“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青年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印象中,历史悠久(79.2%)、吸引人(66.86%)、神秘(65.00%)位居前三。可见,我国具有国际影响的传统文化符号比重较大,现当代文化符号比重较轻;能代表现当代中国的文化人物、人文景观、创意内容相对匮乏。

发现二 上网、看电影成为“记住”中国文化首选方式

——需精准投放文化产品,持续加强内容供给

中国电影“出海”势头怎样?沿着“一带一路”不断走高。2019年,《流浪地球》在海外市场受到欢迎,单周票房名次斩获北美第13位、澳大利亚第7位。近年来,得益于“一带一路”人文交流行动,中外合办电影节、合拍电影等成为热潮。国产影片花开海外,带来的不仅是票房,更是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

信息获取渠道看,互联网、电视媒体与人际传播是“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青年接触中国文化的三大渠道。超过90%的受访者通过互联网与电视获取中国文化信息,互联网所占的比例连续攀升,由2017年的53.60%上升至此次调研的64.25%。广播(2.19%)、杂志(1.58%)、报纸(1.42%)对于推动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影响力有限。而通过NGO(非政府组织)或NPO(非营利组织)等社会组织及工作伙伴了解中国文化的比例由2017年的3.90%和3.20%,分别降低至0.53%和0.50%。未来,要抓住互联网和电视媒体新旧两端,满足“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青年信息获取需求。

从形成中国文化认知第一印象的渠道看,电影占据较大优势,且作用不断凸显,选择占比由2017年的23.50%上升至27.53%。电视节目(16.28%)、亲朋好友(9.39%)和新闻报道(9.11%)成为形成中国文化第一印象的重要辅助来源。以往投入较大的广告宣传(4.56%)、文化活动(4.31%)或公众人物代言(3.03%)的触达率较低,均不足5%。通过体育赛事植入(0.86%)或交通枢纽空间展示(0.75%)的触达率最低。

发现三 八成受访青年尚未与汉语“亲密接触”

——亟须打破语言藩篱

汉语到底有多难?美国外语学会曾发布最难学的语言排行榜,汉语被划至最难的第5级——母语为英语者至少要学满2200小时才能达到“精通”水平,而其他语种者“精通”英语只需600小时。目前,全世界正在学习中文的人数已达1亿,共建“一带一路”更是引发“中文热”,为各界交往搭建起语言之桥。

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秧洛村村民在制作织锦时相互交流。新华社发

调研显示,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青年文化认知过程中,最普遍的问题是“中国文化产品没有翻译成本国语言(58.64%)”。如何打破语言藩篱,这一难题亟待破解。

截至目前,全球已有162个国家(地区)设立了541所孔子学院和1170个孔子课堂。中文学习方式上,17.31%的受访者学习过中文,其中30.53%受亲友影响较大,私人教师(3.89%)、社区学习(3.56%)、中文暑期夏令营(2.69%)、网络课程或App线上自学(2.61%)等方式成为有效补充,通过孔子学院(1.83%)或大学中文课程(1.67%)学习中文者占比最少。

通过数据来看,“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青年当前中文水平整体较低,82.69%的受访者尚未学习过中文,掌握简单句子(8.17%)与汉字(2.67%)的受访者约10%,能进行简单对话(0.64%)和熟练使用中文(0.42%)的受访者约为1.00%。利用互联网技术跨越地理障碍展开探索,或许能发现一片蓝海。

发现四 半数接触过中国文化产品,视频网站为主渠道

——以“宅经济+云消费”促进文化认知

无数“洋网红”挽留的TikTok到底有多火?统计机构Sensor Tower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4月TikTok在苹果和Google官方应用商店下载数量突破20亿次,全球活跃用户超8亿,保守估计全球近半数网民下载了TikTok。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它的受欢迎程度更是急剧上升,帮助艺人开展线上表演、使直播带货成为购物新时尚,病床上的用户也通过它“恢复”了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文化消费行为影响着“一带一路”青年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与接受程度。86.00%的受访者虽然从未来过中国,但其中66.89%表现出强烈的来华愿望。旅游体验文化(78.20%)是其来华的最主要动机。此外,学习愿望(21.15%)、工作合作诉求(19.78%)、探亲访友(6.42%)也是重要动因。

表2:“一带一路”相关国青年接触中国文化途径占比

半数以上受访者接触过中国文化产品,接触率从高到低为电影(67.03%)、艺术品纪念品(57.31%)、图书出版物(44.47%)、视频综艺节目(44.44%)、互动游戏(40.39%)等。在文化产品选择意愿上,电影艺术品与纪念品、艺术演出最受欢迎。

以云技术满足“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青年的文化消费需求显得尤为重要。以观看电影作品为例,视频网站平台(61.53%)是受访者首选,其次为有线电视电影频道(19.36%),而选择电影院观影的不足十分之一(9.42%)。以观看中国视频节目为例,超过半数受访者首选视频网站(57.28%),电视媒体中,国际电视台(13.17%)与所在国电视台(12.08%)被选比例基本相当,选择中国境外电视台(8.39%)的比例最低。以观赏中国艺术演出为例,受访者倾向于选择视频网站(61.58%)收看,首选前往剧院或演出场所观看者不足十分之一(9.83%)。从艺术品纪念品购买行为看,受访者倾向于通过电商网站(48.67%)和实体店铺(26.86%)展开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可见,以数字化促进“云消费”,有望实现文化市场繁荣与文化内容认同的双重效果。

●建议一

兼顾传统与现代,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打造国家文化形象代表,推动流行文化形成价值共识。

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应合力推广一批保存完好、独具中国特色、格调向上的传统文化及艺术形式,使之成为中国文化形象典型代表。广泛吸收全球最先进、最流行的文化创新方式,拓展传统文化作品的传播载体和传播样式,展示中国文化内在魅力。同时,将中国文化价值取向融入影视、动漫、游戏等时尚文化产品,在海外青年中培养“知华友华派”,引领未来文化潮流。

●建议二

以国际通行、受众习惯的文化信息传播方式强化“第一渠道”传播效果,夯实中国文化“第一印象”。

共建“一带一路”,5G先行。随着通讯基建的完善,文化内容线上传播具备了坚实基础。应以疫情改变生活常态为契机,加强互联网平台文化内容供给。在“第一渠道”方面,主动设置媒介议题,借助网络平台,以更直观易懂的方式满足各国青年对中国文化信息的消费需要。为了给青年们留下深刻而良好的“第一印象”,应大力推动中国影视作品出海,在光影变幻中加深文化交流、心灵沟通。

●建议三

以国际标准规范中国文化产品和活动,降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青年了解中国文化的认知转换成本。

应按照国际文化产品生产标准、国际文化活动组织要求,鼓励文化产业企业开发创作中国文化内容产品,举办高质量的大众文化消费活动及创意产业云展览、在线讲座等活动。培养多语种、国际化涉外旅游人才,开发涉外精品文化旅游项目。加大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影视作品的翻译制作投入,以多语种版本作品参与国际版权市场交易,满足不同国别青年消费需求。

●建议四

以立体化传播渠道搭载多样化文化产品,增强云端文化传播话语权。

后疫情时代跨境交流受限,应发挥新基建技术优势,通过5G、8K超高清,XR拓展现实技术等增强云端旅游的感官体验。同时,做好具有算法主权的TikTok等面向国际的短视频平台建设,对外做好平台服务与国际版权交易,对内强化服务平台数据主权建设与产品内容创新创造。提高文化产品与服务供给率,优化无接触型消费供应链,让针对中国演出、中国出版、中国艺术品的“云逛店”成为海外青年消费新选择。

执笔人:北京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藤依舒、教授朱晓霞)

(学术指导:于丹,系北京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首席专家 )

《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21日 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