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国学与国际中文教育
国际中文教育学科最具差异性的识别特征是“中文”。在世界多极化的今天和未来,“国际化”是每个学科都重视培养的学生的基本素养;“教育”作为一种基本的交流方式,也是每个学科都要培养的学生的基本素质。而“中文”作为“国际”和“教育”的桥梁,实际上突出的是通过“教育”实现“中文”的“国际化”,这也是本学科最核心、最突出的内容和目标。从这个角度看,国际中文教育的人才培养尤其要重视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思维方式,培养出适合不同国家国情的国际中文教育人才。
世界中国学研究人才目前属于青黄不接阶段,老一代汉学家渐渐老去,新一代研究人才尚未形成气候,尤其是中国国内的中国学专业人才培养才刚刚起步。而面对留学生的中文教育则历史悠久,已毕业的学生中有很多人成为了新一代汉学家或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可以作为典型案例,研究中国学研究队伍的结构和层次,明确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中国研究,融合进中外人才培养机构的培养计划,从而有利于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并创新世界中国学的理论体系、话语体系,推动世界中国学向新发展、向未来发展。
国际中文教育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可以培养符合中国学发展需要的青年中国学研究者,是孕育中国学未来人才的大学校。国际中文教育目前已招收博士,应该跳出传统的“对外汉语”“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的人才培养定位,把培养未来的中国学研究者作为学科建设的目标之一,即不能再仅仅满足于培养能适应世界上不同国家需求的合格的中文老师,而要再进一步提高要求,提升站位,提高人才培养目标层次,着眼于将这些合格的中文老师培养成中国学研究者,使这个专业的优秀人才能从中国学研究者的角度从事国际中文教育。只有这样,才可能使他们从自己教的学生中培养、孕育出更多的中国学研究者,从而实现本土中国学研究者的本土化培养。
国际中文教育将成为未来新型中国学研究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学科。国际中文教育以培养青年中国学研究人才为学科建设目标,符合学科定位,也可在推动中国学发展的同时助力自身发展。国际中文教育专业中外学生应纳入“青年中国学家”培养序列,使他们学习中文不再仅仅是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中文老师,而是具有更高的视野,即学好中文以便更好地阅读理解中国历史文化,更深入更客观地理解中国的历史、现在与未来,从而确立更科学的视角,向世界讲述真实的中国。这种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之后,他们就不仅仅是中国学学者,而且会把研究中国的思路和方法用于思考其他国家乃至整个世界,进而成为真正的世界学学者,推动世界更加和谐发展,推动整个人类文明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国际中文教育学科聚焦培养中国学研究者,实际上顺理成章,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逻辑。中国研究首先是基于中文的研究。很多中国学研究者就是从学中文开始对研究中国产生了兴趣,并最终成为了中国问题专家。厘清中国学研究者学习中文的历史、成为中国学研究者过程中的关键转折点,把这些潜在的世界中文教育资源都挖掘出来,数据化、系统化、实用化,应用于当前的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就可形成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人才培养理论,将这个专业的中外学生培养成既是中文老师又是中国学研究者。
世界中国学的未来需要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培养的中外人才,未来中国学应形成以中文研究中国的主流。中国学研究者应该能讲好中国故事,必须具备读懂中国、理解中国的能力。因此,要从来华留学生中培养出中国学研究者,就要将留学生的中文学习与中国理解能力提高结合在一起,推动他们在中国当代生活中更深刻地感悟中文的魅力,形成中文表达能力,向世界讲好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外国留学生都是世界认识中国的宝贵资源,是中外文明互通互鉴的桥梁,若他们局限在象牙塔内学习专业知识,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理解中国资源的浪费。所以,他们在中国期间,我们除了帮助他们学好中文,还要创造各种条件,推动他们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并要有意识、有能力去创造讲好中国故事的环境,敢讲、能讲、会讲。只有这样,国际中文教育才会获得持续的发展动力,世界中国学才会获得持续的人才支持。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