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控人不敢动,二股东很活跃,套现1亿不够用,宣布再卖两个亿
不吹不黑,减持新规拿分红比例做指标确实是高招。
能分红而不分红的属于铁公鸡,既然你不给股东分红,那你自己也别想套现,大家都这么干耗着。
不能分红的说明根本就没挣到利润,不挣钱的公司,上市的就是奔着套现来的,那就更不能让你得逞了。
再加上破发、破净的不能减持,基本上把不该减持的上市公司都卡住了。
不过,卡住的只是上市公司实控人一人,实控人不敢动,但其它的大股东仍然可以欢快地肆意挥洒。
实际上,有时候,非控股股东的持股比并不比实控人少多少,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上市公司股价造成的影响,也并不比实控人小。
近日,上市公司万马科技二股东盛涛宣布将在未来三个月内减持5%的股份,如果以当前万马科技的股价来计算,大约可以套现两个亿。
值得一提的是,盛涛虽然是二股东,但其持股比例与实控人张德生相当,张德生22.84%,盛涛20.28%。
2%的差距,减持套现的自由度完全不同,看来,持股比例这个东西,也不是任何时候都越多越好。
如前所说,万马科技就是属于被减持新规的分红指标卡住的类型,上市6年来累计分红1次,分红金额400万,而近5年来零分红。
实控人张德生倒是很守得住,在新规颁布之前的多年里也没有减持过,只是转让了部分股权给女儿,属于家庭资产的内部分配。
其它股东、董高监就不同了,万马科技是2017年8月上市的,1年限售期刚过,2018年8月就卡点抛出了5%以上股东及董高监减持的预披露公告,时间衔接得相当紧凑。
之后,又有三次整齐划一的组团式减持预披露,但其中有的人还是因太过着急,甚至造成了违规被罚。
2018年10月,时任副董事长说让自己家属调试股票交易软件,结果因为误操作卖了10万股,收益被公司没收了。
2020年3月,时任副总经理迫不及待地提前一天减持,收益也上缴给上市公司了。
当然,减持的一大原因是股价的诱惑太大了,万马科技发行价仅6块钱,上市后的一个月内就飙涨到最高50元。
有了IPO首月打下的好基础,即使后来股价大跌后,也长期保持在20元线上下,高于发行价3倍,收益已经很丰厚了。
作为二股东的盛涛当然是获益最多的,万马科技刚上市时,盛涛持股比例约25%,也就是说,至今盛涛已经减持了5%的持股比例,按照减持的时间区间粗略估算,总套现额超过1亿。
关于减持原因,盛涛倒是很耿直,前几次公告中用的都是“偿还个人借款”。
如今,借款是否还完了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前期套现的1个亿不够用,所以计划再套现两个亿。
当然,盛涛也好,其它股东和董高监也罢,减持套现都是合法合规的,但背后却影射出了一个深层次的问题:上司公司到底是来干嘛的?
说得直白点,上市公司IPO募资完成后,就永久获得了一批投资款,免息、不用还的,那到底上市公司该用什么来回报投资者?
如果股价涨得好,看起来是挺好的回报,但实际上股票的价格是以击鼓传花的方式买出来的,也就是说,无论如何,总有人在股市里托底,一部分人的快乐总是建立在另一部分人的痛苦之上。
所以,最公正的投资回报方式,其实还是一直被股民吐槽的分红。
退一万步讲,如果公司没上市,作为股东,要挣钱不就得靠分红吗,为什么上市了,逻辑就变了?
回到万马科技,当初上市募资2个亿,刨去各种手续费入账1.68亿,但上市这6年的利润总额还不到6000万。
公开发行比例是25%,也就是说,股民2个亿的投资,6年挣了还不到1500万的利润,收益率7.5%,而同样的资金存6年银行定期,利息至少15%,可得3000万。
值得一提的是,7.5%的收益是躺在上市公司里的,不分红的话就是零收益,于是,万马科技累计分红400万,股民的实际总收益只有100万,收益率只有0.5%。
股民如此,上市公司的原始股东们也如此,相比之下,他们宁愿把股票全卖了,就算没什么好投资的,放银行存着也比做股东的回报多多了。
而这又牵出了另一个问题,不分红也不减持的实控人们到底是靠什么挣钱的,工资吗?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就相当多元化了,就像某知名评论人说的,给我一个上市公司,我可以有1万种方法挣钱。
最后,想问一下那些上市没分红的铁公鸡们,上市干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