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地理】中国新疆石窟、中国八个著名石窟
推荐关注地理图文
地理知识集合汇总
石窟星火暖心,众佛悲悯渡人。佛教提倡遁世隐修,僧侣们选择崇山峻岭的幽僻之地开凿石窟,以便修行之用。这石窟的诞生。它是弘扬佛法的场所,佛教信徒的精神家园。
石窟艺术源于印度,兴于中国。在历史长河中,与中华文化艺术相融合,达到了世界石窟艺术的巅峰,一尊尊造型和风格不一的石窟佛像,精彩绝伦,美轮美奂,历经沧桑和磨难,愈发显得庄严、深沉。
原来除了著名的四大石窟(大同云岗、洛阳龙门、甘肃敦煌、天水麦积山),国内竟然还藏有这么多美丽而壮观的石窟,一起来看看我国最美的石窟大全,有空一一走遍这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的石窟瑰宝。
1.克孜尔千佛洞
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镇,克孜尔石窟是中国开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石窟壁画最早开始于公元三世纪,距敦煌壁画还要早三百年。这座千佛洞已编号的有236个窟,目前窟形尚完整的有135个窟,被誉为“艺术宝库”,素以优美的壁画著称,是龟兹石窟的代表。
2.库木吐喇石窟
位于新疆库车县,分南北二区,现存编号洞窟有112个,石窟窟形以中心柱窟和方形窟为主。在龟兹石窟群中,库木吐喇石窟保存回鹘 壁画最多,内容也最为丰富。汉文、回鶻文以及用婆罗谜字母书写的回鹘语合璧的供养人榜题,这是十分罕见的珍贵资料。
3.森木塞姆石窟
位于新疆库车县,洞窟分布在马蹄形的山谷里,按地理位置可分为东、南、西、北、中五个区,现有编号洞窟57个。
4.克孜尔尕哈石窟
位于新疆库车县,克孜尔尕哈石窟是距古代龟兹国都城最近的一处石窟寺,属于国家寺院,是龟兹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盛期的石窟壁画展示了“曲铁盘丝”画法,色彩鲜明华丽,人物姿态自然,服饰华美多样。
5.阿艾石窟
位于新疆库车县北部约70公里处的克孜里亚大峡谷内,阿艾石窟是典型的汉风洞窟,石窟的壁画样式、绘画风格、绘画技法等都是来源于敦煌。
6.七个星石窟
位于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七个星镇,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寺院残存大小建筑93处,洞窟残存11窟。洞窟的形制大致与克孜尔一期洞窟相似,壁画比较精美,佛像造型丰满和祥,具有犍陀罗和中原的风格。
7.吐峪沟千佛洞
位于新疆吐鲁番市吐峪沟,吐峪沟千佛洞开凿于南北朝五胡十六国时期,是新疆有名的三大佛教石窟之一。吐峪沟千佛洞是吐鲁番地区建窟较早、保存早期壁画较多的石窟。
8.柏孜克里克石窟
位于新疆吐鲁番市,凿有洞窟83个,现存57个。有壁画的40多个,总面积1200平方米,是吐鲁番现存石窟中洞窟最多,壁画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是新疆境内较大的佛教石窟寺遗址之一。
9.北庭西大寺石龛
位于新疆吉木萨尔县,西大寺建于唐代武则天时期,是北庭故城的附属建筑之一,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由回鹘人建造的王家寺院。殿窟内残存有佛像和壁画,为研究古代宗教、文化、艺术、语言文字和建筑技术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10.三仙洞石窟
位于新疆喀什市伯什克里木河北岸的悬崖峭壁上,开凿于东汉末期,是目前所知我国西部保存下来的最古一处洞窟,也是古代疏勒地区仅存的一处佛教遗迹,异常珍贵。维吾尔人称其为“玉舒布尔杭”,即3个佛教洞窟之意。
石窟艺术源于印度,在与中华文化艺术相融合,达到了世界石窟艺术的巅峰,如今还成为了独特的旅游景点,中国著名的八个石窟分别是: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大足石刻,麦积山石窟,炳[bǐng]灵寺石窟,须弥山石窟,武威天梯山石窟。
敦煌莫高窟,是最有名的中国石窟之一,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也是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中心。198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号为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
莫高窟虽然在漫长的岁月中受到大自然的侵袭和人为的破坏,至今保留有从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个朝代的洞492 个,壁画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彩塑像两千身,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前秦宣昭帝苻坚时期,后历经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西夏、元朝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莫高窟各窟均是洞窟建筑、彩塑、绘画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从中国绘画美术的门类角度看,敦煌石窟壁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动物画、装饰图案画都有千年历史,自成体系,数量众多。
敦煌石窟大多数洞窟的壁画中几乎都有舞蹈形象,堪称舞蹈艺术的博物馆,保存了无数高超的舞蹈技巧和完美的舞蹈艺术形象,代表了各时代舞蹈发展的面貌及其发展历程。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大同云冈石窟,始建于公元460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由当时的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
优质内容值得传播
推荐转发评论留言
欢迎标注来源转载
北魏,云冈石窟的开凿从文成帝和平初(460年)起,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前后60多年。地理图文综合整理
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云冈石窟在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2月1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龙门石窟,是历史上开凿累计时间最长的石窟,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龙门石窟造像多为皇家贵族所建,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皇家石窟,又经历天竺、新罗、吐火罗、康国等国家营造,发现有欧洲纹样、古希腊石柱等,堪称全世界国际化水平最高的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
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龙门由大禹治水中所开凿,鱼跃龙门的传说亦发生于此。其石窟则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终于清末。历经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建造时采用了大量彩绘,今多已褪色。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
龙门石窟造像多为皇家贵族所建,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皇家石窟。武则天根据自己的容貌仪态雕刻的卢舍那大佛,以及在洛阳皇宫紫微城建天堂的消息传入日本后,圣武天皇发愿“朕亦奉造”,在奈良建立东大寺。另有孝文帝为冯太后凿古阳洞、兰陵王孙于万佛洞造像、李泰为长孙皇后造宾阳南洞、韦贵妃凿敬善寺、高力士为唐玄宗造无量寿佛等。
龙门石窟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了中国化的趋势,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里程碑”。又经历天竺、新罗、吐火罗、康国等国家营造,发现有欧洲纹样、古希腊石柱等,堪称全世界国际化水平最高的石窟。
龙门石窟碑刻题记2860余品,有古碑林之称。代表作:“龙门二十品”、龙门双璧(褚遂良《伊阙佛龛碑》、宋真宗《龙门铭碑》),是中国书法艺术之杰作。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是唐、五代、宋时所凿造,明、清两代亦续有开凿,现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大足石刻代表了公元9—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是人类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
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摩崖造像的总称,始凿于初唐,历经晚唐、五代、北宋、兴盛于南宋,延续至明、清,石刻题材以佛教为主,现存造像5万余尊,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优秀代表。1999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继敦煌之后中国第二个石窟类的世界文化遗产。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在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我国的石窟中是罕见的,周围山奇林郁,溪石联映,风景优美,有小江南之称,素有“秦地林泉之冠”之美誉。
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是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高142米,因山形酷似麦垛而得名。
石窟始建于后秦(384年~417年),大兴于北魏明元帝、太武帝时期,孝文帝太和元年(477年)后又有所发展。后经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不断的开凿扩建,遂成为中国著名的石窟群之一。约在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的时候,因为发生了强烈的地震,麦积山石窟的崖面中部塌毁,窟群分为东、西崖两个部分。
麦积山石窟在东崖保存有洞窟54个,西崖140个。东崖的石窟以涅槃窟、千佛廊、散花楼上的七佛阁等最为精美。西崖聚集着万佛堂、天堂洞、121窟、123窟、127窟、165窟等最有价值的洞窟。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地处秦岭余脉,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始建于384-417年,存有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余平方米壁画,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世界,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
麦积山石窟保留有大量的宗教、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实物资料,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反映了中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史,为后世研究我国佛教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史实。
炳灵寺石窟,位于兰州西南80公里处,是丝绸之路上的文化瑰宝,反映了十六国时期西北地区人民的社会风貌、音乐舞蹈以及装饰艺术,炳灵寺石窟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在岩壁上的坐佛,这座最大的唐代弥勒坐佛高达27米,雕塑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充分显示了北魏艺术工匠的高超技巧。
须弥山石窟,是北朝、隋唐时期的须弥山大型石窟艺术造像,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少有的,具有重要艺术价值。石窟位于六盘山北垂须弥山上,内有一座巨大的摩崖造像龛。龛内倚坐佛像高达20.6米,是现存可数的唐代大佛像之一。
武威天梯山石窟,距今约有1600年历史,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也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被喻为“石窟鼻祖”。石窟中大佛依山而坐,脚下碧波荡漾,薄云缠绕其身,构成了一幅山、水、佛、云浑然一体的壮观奇景,是凉州颇负盛名的旅游胜地
1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图文地理
注:本文综合自我们都爱地理、中学地理研究、中学地理课、匠心地理、轻轻松松学地理、高考地理、讲地又讲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这般学地理等各地理公众号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应公众号命名规则要求,原谭老师地理工作室更名为地理图文,谭老师讲地理更名为图文地理。
顺手点击文末四符
分享收藏在看点赞
这是我们坚持不断
持续不停更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