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聯移工到案遭退貨 移民署:須跨部會合作處理

报载台湾失联移工数量不断攀升,「一边遭退货、一边危及治安」情形正全国上演。移民署今天说,移工在台衍生问题须跨部会合作,标本兼治,自源头管理以减少相关问题。

联合报报导指出,基隆某派出所警方今年上半年带6名失联移工到移民署基隆专勤队投案,发现其中3人已在桃园「自首」,却因缴不起新台币5万元罚锾、又无法被收容,遭桃园专勤队「退货」后转向基隆,最后因二度被退、再度失联。此情形恐衍生治安隐忧。

对此,移民署今天透过新闻稿表示,移民法修法后,失联情势已有改善,但移工在台衍生问题须跨部会合作,标本兼治,自源头管理以减少移工发生失联情形。

移民署指出,失联移工遽增起因于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期间,各国边境管制,造成滞台人数增加,且国内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衍生合法移工受非法工作高薪诱惑而选择失联。

另外,入出国及移民法增订处罚态样及提高罚则是为兼顾国家安全与社会安定,以抑制黑工市场发展,失联移工持续增加与修正移民法加重逾期者罚锾,两者并不具关联性。

移民署表示,为降低失联移工滞台人数及其犯罪情事,疫后已持续透过专案机制,协同国安机关加强查处力道,并配合检警机关,着重打击失联移工涉犯罪案件。

针对经查处且收容的失联移工,移民署均依规定践行罚锾催缴程序,若确为无力支付行政罚锾者,移民署依法移送行政执行,相关程序并不影响遣送进度。

移民署指出,目前考量失联移工种类多元,且人数持续增加,究其原因,主要涉及国内劳动力市场需求、劳动条件、雇主与仲介管理及观光政策等面向,事涉劳动部、农业部、外交部及各目的事业主管机关权责,以及就业服务法、外国护照签证条例等相关法令规范,将持续促请劳动部研商减少移工失联的措施。

此外,除协请劳动部邀集移工来源国驻台机构共同商讨改善对策外,并以查处实务经验,向劳动部提出政策建议,以利其会同经济部、卫生福利部及农业部等目的事业主管机关,就移工的招募方式、语言沟通、薪资待遇、劳动环境保护及工作转换等事项,研拟改善措施,以减少移工失联的诱因。

移民署表示,关于失联移工是否就地转正,相关法规及配套措施须完善,将配合劳动部规划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