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明德女儿 自学上史丹佛

民进党前主席施明德(中)的女儿施蜜娜(左)与施笳(右)从小学3、4年级就展开自学。 (本报资料照片)

在台湾民主进程扮演重要领袖的民进党前主席施明德,与妻子陈嘉君对两女儿的教育,犹如当年党外运动一般:跳脱框架,充满批判。如今,两女儿施蜜娜、施笳,从小学3、4年级展开自学后,经施予「内阁级」的导师阵容与课程,10多年后,施蜜娜正在世界排名第三的帕森设计学院(Parsons)就读,施笳在上月陆续录取史丹佛大学、布朗大学与达特茅斯学院。

「坦白说,我不鼓励在家自学这条路,但台湾教育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噩梦,至少,我们的亲身经历是如此。」曾是野百合学运决策成员的陈嘉君说,台湾教育不是教人勇敢,而是要乖乖守规矩;不指导孩子主动探索世界,充满热情活力,活得像个人,而是把人放进机器,施予罐头教育以求符合规格,「然后毕业,滚蛋」。

陈嘉君说,尤其两女儿念到小三、小四时,她发现学校传授的历史与社会教育,对台湾民主极度的不尊重、不理解,因此她与施明德选择自力救济成立「施塾」,让两女儿展开自学。

摊开「施塾」课程表,陈嘉君与施明德安排的课程,聘请建中国文老师吕荣华教中文;政论家姚立明教欧洲史与法学;金管会委员林忠正教经济、陆军司令胡镇埔教国防安全与领导统御、媒体人陈文茜教近代史……。在生活中,除攀岩、骑马、滑雪等,当有街头运动,则会带女儿到场关切社会议题。

当施明德夫妇邀政治等领域人士在家开会,即便议题涉及国家主权、两岸难题,也会要女儿旁听。「每一场会议或晚餐,都可能是他们人生当中重要的一堂课」,陈嘉君说。

陈嘉君坦言,确实有人质疑这样的师资非常阶级性,但早在她带孩子回家时就思考过,既然决定离开学校课堂,那么,就该找更值得的事情来学习,所以,才会找她与施明德的朋友到家帮忙授课。

「自学的困难跟人生的困难没有两样,所以,『施塾』绝对不是在家快乐学习!」陈嘉君强调,成立「施塾」,是要帮助孩子寻找人是为何而活的答案,让「教育与成功」切割掉,学会痛苦的承担责任,进而产生个人对国家与社会责任的荣誉,而非只是追求享受。

曾任北市实验教育审查委员的陈嘉君回忆说,她面试过一位高中自学申请生,问他为何自学,对方说因为早上爬不起来;问未来想做什么,对方称想考公务员,理由是最凉、最有保障。

陈嘉君说,「这位学生觉得人生就是考试,自学只是准备考试的策略,我在想,台湾的教育不就都是在制造这种人吗?」遗憾的是,教育部明知问题百出,却仍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