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人已进入垃圾时间

时评不好写了。这里不聊举报和审查的问题,就说时评这种文体,现在已经很不好写了。

最近一段时间的感觉是,很多题材出现了,很难聊透。难以聊透的原因,大家也知道。当然我水平不够是最重要的。

更为关键的是,现在我们有点进入了一种尼采所谓的“永劫回归”这么一种状态,太阳底下无新事,感觉同样性质的事件,一而再的发生,呼吁过,愤怒过,然后呢,不还是该发生什么就发生什么吗?

跟正能量大V们的论辩,也让我感到很没有意思。我完全清楚,他们就是在揣着明白装糊涂,他们之所以这样去表达,无非是想要得到更大的流量,他们把这个当成一个生意。

就像老是跟一帮卖方便面的辩论,你这个不够营养,真的是挺没劲的。

不是我不能回应他们的话题,也不是在阴阳谁,而是有时他们谈的一些东西,我压根就没办法正面去聊。并非是我问心有愧,而是实情所然。

说的过火了,有时候还会触及到平台的红线,遭遇各种限制类的惩罚,简直是自讨苦吃。

就连读者的胃口,也被持有极端立场的时评作家给喂刁了,如果标题不够震撼,他们根本都不会打开进来看。所以我经常看到,有读者在后台给我留言“看了你的标题专门过来骂你的!”我内心都会觉得厌恶感丛生,他都没看完我写的是什么,上来就喷。难道我们的观点输出已经这么简单了吗?

震惊体的写作,让如今的评论文章,多少都有点卖大力丸的,天桥把式的味道,不然就活不下去,你就只能孤芳自赏。如果你想做纯粹的知识分享,思想分享,就会有人从中挑刺,说你是在“夹带私货”。对于他们来说,但凡是动脑子,有点跟他们不一样的观点,都是在“夹带私货”。

在这样的处境下,作为时评人,真的已经很难写出什么高质量的文章了。

有些时评人热衷于启蒙,我对此也十分怀疑,长期来看,这些启蒙者,多少也有点自说自话。因为真正跟你价值观取得共鸣的,是不需要你去启蒙的。而你费尽心思想要启蒙一个二极管,可能从出发点的时候,你就错了。这本身就是非常不符合逻辑的事情,如果二极管接受启蒙,他就不是二极管了。

尽管每天还是有许多“大事”发生,的确还有很多有价值的事情值得去反思,值得去阐述出背后的思想,以便看出时代的脉络。

但是我也有点怀疑这样做的意义了,因为我总感觉,有很多议题,在大数据的推助之下,一定程度上都被“预设”了。所有人都在凑热闹,聊同样的事情,这本身是很不正常的事情。

我很好奇,过去写时评的人,也都是这样去写作吗,在没有“热搜榜”的年代,难道大家也都是设置趋同化的议题吗?

我们真的能感同身受这些热点事件吗?

拓宽对时评二字的理解,关怀自身,关怀当下,或许是更加感性和肉感的时评。

否则大家都只是在进行低水平的内卷,比赛谁先用震惊体报大料,报猛料,这个对于行业的发展也是很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