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野、賣店、聲光皆須改善 別讓台北大巨蛋只是個陽春蛋
东京巨蛋是日本最早启用的巨蛋,但目前的视听觉体验效果仍然很好。 福耳/摄影
以往在台湾举办且免费的亚锦赛,顶多只会有数百人进场观看,今年却不大同,由于大巨蛋的启用,从3日的中韩开幕战、之后几天非中华队的比赛,再回到台湾打进去的超级循环赛及决赛,单场最少也有6000多人,最后一天中日金牌战更是一举冲到2万1千多人,日泰的单场6000多人甚至还比中华队在洲际球场对上巴勒斯坦及香港2场比赛加起来的人数还多,亚锦赛期间大巨蛋共有超过10万人次进场,可见得开箱大巨蛋已是全民运动。
大巨蛋刚启用,包含之前的测试赛及连日来的正式比赛,在场馆设备方面有多处被提出需要改善的地方,例如测试赛提到的草皮、红土及吃球现象、中华队练习时发现的投手丘高度问题、正式比赛时还有漏水状况,不过这毕竟是工程及场务的专业,球迷也无法提供太多意见。
随着亚锦赛热潮袭卷台湾,开箱大巨蛋已成近期全民热门活动之一。 联合报系资料照片
笔者在比赛期间曾三度进入台北大巨蛋观看比赛,今年5月也造访过火腿新主场ES CON FIELD HOKKAIDO,以及甫在11月于东京巨蛋举办的亚冠赛,台北大巨蛋与这两座分别在2023年及1988年启用的日本最新及最旧的巨蛋比较,以球迷进场观赛的感官享受方面来说,仍有相当的进步幅度。
首先要称赞的地方,就是大巨蛋的座位比起日本的两座巨蛋都来得舒适,座位本身及与前排的空间以球场来说十分充裕,就算久坐也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但这也是为数不多的优点之一,另一个应已无太大改善空间的缺点也在于观众席的设计。
开幕战进场是坐在30排之后的位置,已算是内野第一层看台的后段,但视野仍感觉离场内很近,与先前去过日本的两座巨蛋,甚至过去几年去过的其他几座巨蛋都完全不同,比赛开始才发现应是座位前后排的高度差较小的原因,日本的巨蛋如果做到较后段上层,会有种高处看下来的感觉,大巨蛋则由于观众席座位排坡度较平稳,这样虽体感较近却由于高度不够,加上前后排左右交错的位移又不多,导致视线被前方球迷挡住的范围较大,即使身高相近仍无法避免看到半颗头挡在前面的状况,这关乎整体座位设计,要改善有很大的难度,会不会成为大巨蛋的致命伤有待观察,但如果之后比赛开放站立应援,或许就能会把影响降低,而支撑护网的杆子太多造成视线不良也是需要改善的。
再来就是观众席后方走廊的宽度及动线引导,大巨蛋的走廊并不算宽,这几场比赛又有部分摊商在做销售活动,因此部分区域人潮就挤得水泄不通,离开这些区域后人潮虽多但大致上通行并未受到太多阻碍,这还是在开放人数尚未达半数最大容纳量的情况,一旦决定全开势必要重新检讨摊商做活动及动线,否则人潮过于拥挤会有一定的危险度,而较低的天花板也给人有些压迫感;另外就是场内的商店,或许是因为过于仓促而来不及好好规划、布置饮食店及商品卖店,让人有一种球场很高级,但卖店却是地摊夜市等级,种类也不多。
火腿新主场ES CON FIELD HOKKAIDO有来自日本全国各地有特色的饮食店。 福耳/摄影
与WBC、中职例行赛、甚至于同时间开打的冬盟相比起来,亚锦赛在大巨蛋内的应援气势十分疲弱,官方应援团只在主场侧,另一侧的观众席上只能听到应援团的微弱声音,笔者这几场比赛都坐在离应援团有些距离的位置,听不清楚应援团的喊声,因此都遇到有球迷自主喊出及附和三振的加油声,当然对于目前中职的电子音乐应援球迷各有喜恶,不过如果能让全场观众一起喊声为中华队加油,那不是更有气势吗?这也是之后的比赛能够调整的地方。
另外,进场后发现被诟病的大萤幕并没有想像中的小,但与日本的巨蛋比起来真的还有很大的扩充必要,ES CON左右两侧各有一片大萤幕,而东京巨蛋则是外野从中央延伸两侧的环型萤幕,两座巨蛋借由大萤幕及现场音响呈现出来的声光效果十分震撼,在亚洲现代的棒球场,进场看球虽然是本质,不过其他辅助的视觉、听觉以及味觉体验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重,也已成为吸引球迷进场的一大关键,大巨蛋目前才刚启用,这些部分尚未到位;下一次可见的国际赛是明年3月的巨人军90周年台湾试合,届时各方面若仍跟这次亚锦赛一样,恐怕会让以东京巨蛋为主场的巨人球员及随同来台观赛的日本球迷大吃一惊。
火腿新主场ES CON FIELD HOKKAIDO左右两侧各有大萤幕。 福耳/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