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饮年报观察③丨“猪周期”低迷,双汇发展营收净利双双下挫,亟待新出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朱艺艺 杭州报道
随着生猪价格低迷,猪周期处于底部,国内“肉制品大王”双汇发展(000895.SZ)度过了艰难的一年。
3月26日,双汇发展发布了2023年业绩,受包装肉制品销量下降及猪肉、鸡肉价格偏低等因素影响,公司全年实现营收598.93亿元,同比下降4.29%,归母净利润50.53亿元,同比下降10.11%。
这一业绩,几乎重回公司2019年的同期水平(营收603.10亿元、归母净利润54.38亿元)。
市场对这份年报反应迅速,3月27日,公司股价大跌9.45%。
事实上,双汇发展最近三年的业绩均不算理想:2021年,双汇发展营收下降9.72%至666.82亿元,归母净利润下降22.21%至48.66亿元,成为公司近年来业绩降幅最大的一年。此后的2022年,公司营收仍然走低,下降6.16%至625.76亿元。
在肉制品行业总体需求走弱的背景下,双汇发展如何寻找新出路?
“猪周期”低迷,营收、净利双双下挫
“肉类行业生猪供应充足,猪价相对较低,市场猪多肉多,竞争激烈;肉制品行业总体消费不振”,谈及2023年的行业背景,双汇发展在年报中提到。
回顾过去一年的业绩表现,双汇发展称,2023年,公司肉类产品总外销量323万吨,同比上升2.41%,但受包装肉制品销量下降及猪肉、鸡肉价格偏低等因素影响,公司营收598.93亿元,同比下降4.29%,归母净利润50.53亿元,同比下降10.11%。
尤其是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37.00亿元,对比2023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营收分别为156.66亿元、147.61亿元、157.66亿元),均处于低位。
在3月26日召开的投资者交流会上,双汇发展方面解释,“2023年四季度肉制品销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受春节错位影响,2022年四季度为春节备货、基数高;二是2023年中秋和国庆双节期间的终端销售低于预期,节后终端存货在四季度消化,短期内对肉制品销量产生影响”。
目前,双汇发展的业务涉及肉类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以屠宰业和肉制品加工业为核心,主要产品为生鲜产品及包装肉制品。
从产品结构来看,2023年,包装肉制品实现营收264.14亿元,占比44.10%,同比下滑2.85%;生鲜产品实现营收309.70亿元,占比51.71%,同比下滑7.45%;其他产品实现营收90.18亿元,占比15.06%。
“双汇发展的业务主要以国内生猪屠宰和肉制品加工为主,业绩直接和猪价相关”,3月27日,搜猪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指出,不过,他强调,“从目前的生猪市场行情来看,生猪价格自2021年6月暴跌至亏损区后,至今已经连续第四个年度出现亏损,但猪价目前已经突破15元/公斤,超越去年同期猪价,同比已经转为上涨,即将走出亏损区域,有望迎来复苏”。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双汇发展的间接控股股东,“双汇系”在港股的上市主体万洲国际(00288.HK)也于同日发布了2023年财报。
由于肉制品及猪肉销量分别下跌4.4%及1.5%以及平均销价下跌,2023年全年,万洲国际实现收入262.36亿美元,同比减少6.8%,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生物公允价值调整后)6.29亿美元,同比减少54.09%。
此外,万洲国际透露,2023年,中国业务占公司整体收入及经营利润的比例分别为33.3%及64.4%。
寻找新的增长点
业绩低迷,双汇发展如何破局?
从2023年产品贡献来看,尽管公司的生鲜产品营收占比更高(51.71%),但毛利率仅为5.70%,而更多利润贡献来自于包装肉制品,其毛利率为31.66%。
在此背景下,开拓包装肉制品的新产品、新赛道,无疑成为双汇发展的工作重点。
针对肉制品的产品策略,除了继续发力明星产品双汇王中王,双汇发展近年来还推出了辣吗?辣、火炫风、智趣多鳕鱼肠等新产品,同时也布局了双汇八大碗、家宴等中华菜肴产品,小酥肉、酱爆大肠段、蒜香骨等调理产品,猪八件、椒麻鸡、酱卤牛肉等酱卤熟食产品,形成一系列产品群。
在3月26日的投资者交流会上,双汇发展方面也透露,“近几年公司在新产品推广、新赛道开拓、网络建设、营销创新及队伍激励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公司指出,在2023年肉制品销售网点新增19万个的基础上,“将继续推进网点扩增”,此外,“将继续推进产品结构调整,目前已培养一批盈利水平高且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表现良好、上量可期”。
值得一提的是,“加快餐饮及团餐业务发展”也被写进了双汇发展年报。
公司提到,2024年要加快餐饮及团餐业务发展,“公司餐饮业务将发挥企业市场网络优势,加快C端渠道铺货,强化B端需求对接,推进熟食门店建设,支持规模提升;团餐业务将加强订单开发,做好供餐保障及配套服务,做大产销规模,为企业贡献新增量”。
双汇发展副总裁周霄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公司团餐事业部主要面对机关食堂以及学校学生食堂,先在漯河当地开展业务,然后再辐射整个河南省。”
从行业趋势来看,随着预制菜赛道火热,不少肉制品龙头企业亦加紧布局,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
如2023年预计亏损13.60亿元-17.60亿元的龙大美食(002726.SZ),正发力预制菜业务。
1月30日,龙大美食在多家机构投资者参与的小范围电话会议中透露,“2024年公司将更加聚焦食品主体业务,持续推进以预制菜为核心的食品主体战略,调整业务结构,提升食品和预制菜板块的收入占比,持续加大食品板块的投入”。
公告显示,自确立食品主体战略以来,龙大美食的预制菜业务增长迅速,该业务2021年收入11.82亿元,2022年收入13.14亿元,2023年收入突破1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近50%。
而在2023年前三季度业绩承压之下,金字火腿(002515.SZ)也对外表示,“大力发展火腿产品的同时,积极发展香肠、腊肉、淡咸肉、烤肠、火腿预制菜等特色肉制品和预制肉制品”,“2023年5月份以来,公司陆续有多款预制菜品投入市场试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