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猕猴爱吃土 自管处吁勿喂食

民众频繁喂食让高雄寿山的猕猴养成「抢劫」坏习惯,1位老伯几乎天天开车到动物园前上演「猕猴喂食秀」,还呛「欢迎检举,没财产不怕」。(民众提供/袁庭尧高雄传真)

民众频繁喂食让高雄寿山的猕猴养成「抢劫」坏习惯,1位老伯几乎天天在动物园前上演「喂食秀」,还呛「欢迎检举」。国家自然公园管理处8日举办《仲夏龙情、粽闯浅山》体验活动,带领民众制作天然食材的「猕猴粽」,趣味宣导勿喂食猕猴的守则,还揭露寿山猕猴爱「吃土」的怪癖。

高雄1位老伯常年开车载着杂粮,在寿山动物园前上演「猕猴喂食秀」,每每吸引数十只猕猴抢食及民众围观,曾有志工劝阻,却遭老伯回呛「我名下没有财产,欢迎检举,我不怕」。

自管处强调,平时会派保育巡查员及保七寿山分队警员随机巡查,依据国家公园法第13条第8款订定「寿山国家自然公园区域内禁止事项」第9条规定,在国家公园范围内喂食野生动物可处3000元罚锾。高市府农业局对此也有罚则,「高雄市野生动物保育自治条例」第4条规定,在高雄市鼓山区等6区内不能接触或喂食台湾猕猴,违者可处5000元至1万元罚锾。

自管处端午节前夕推出《仲夏龙情、粽闯浅山》闯关活动,透过手作、实境解谜活动带领民众认识浅山生态,宣导与猕猴共处的正确观念。民众拿起粽型布包,挑选装入合适的食材小卡,若选到错误的食材,志工现场会即时指导修正。

寿山猕猴原本的主食除了果实及嫩叶,还会吃蚱蜢、泽蟹、蜥蜴、毛毛虫、蜗牛、鸟类幼雏及蛋。为了摄取矿物质,更有狂「吃土」的怪癖。

自管处表示,喂食猕猴会造成猴群活动范围改变、族群量异常、健康问题。近年人猴冲突事件频传,山友也反映猕猴似乎变多,但2012年至近年来监测结果显示,寿山猴群数量一直处在1100至1500只左右,族群量暂无明显增加趋势,主要还是民众频繁有意、无意喂食(携带面包、糖果饼干、手摇饮上山遭劫走),猕猴才变得更主动接近人类。

研究猴群的屏科大教授苏秀慧强调,习惯与人类互动的猕猴会倾向待在固定的地方,失去在森林生态中扮演种子传播的功能,对生态也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