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孤岛间的摆渡船:2024北京图书市集·春季场回顾

3月29日至31日,由新京报书评周刊联合首创郎园共同主办的2024北京图书市集·春季场如约而至。200多家优质出版社中那些习惯于独自面对文字的编辑们暂时摘下“i人”的面具,在五彩缤纷的摊位前吆喝,为的便是回应那些具体的热情:从海淀高校穿越大半个北京城前来的学生、白发苍苍久驻摊前阅读的老人,和那些不知从哪里传来的“你们家的文章我每期必看”。

在郎园的这几天,读者们除了能看到各家出版机构“压箱底”的宝藏书籍,还能时不时偶遇前来亲签的作者,或是带上自家的旧书参与阅读“盲盒”的换书活动,游荡累了,还可以去到园区后面的饮食区品尝意大利的冰淇淋。这里的氛围热闹得像一场盛大的文化party,似乎与我们传统印象中阅读所需要的静谧有些距离。

在周日下午的一场沙龙活动中,有读者提问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学者刘文楠老师,做学术的人因为长时间和文献打交道,容易产生虚无感,怎么办?刘老师说:去和具体而真实的人打交道,永远不要因为学术而失去现实感。文字最终应当帮助我们抵达世界的真实,我们当然需要私人、专注的阅读,但一种公共的阅读同样不可或缺。在书摊前与一本令自己惊喜的作品相遇,在沙龙上听到旁侧的观众提出自己一直以来的困惑,这些“当下”的宝贵瞬间,让我们创造阅读与生活、自我和他人的真实联结。

“把一切献给现在”,这是此次市集主场馆虞社区入口处的一句话。或许,它就是我们坚持每半年与读者赴一次阅读盛会的理由。

如果瘟疫医生来测MBTI(人格类型理论模型)

“北京图书市集”自从2022年下半年推出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七届,现在已经是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的图书市集。截至3月31日,本次市集三天总人流达到3.2万人次,全网曝光量超过2亿。有20多家官方媒体报道了此次市集,微博相关话题浏览量超过500万。

这里是室外展区,开市第一天下午,已经有不少读者前来逛摊。

书评君的摊位在虞社区进门第一个。作为联合主办方之一,书评君一如既往为读者们在摊位上准备了丰富的体验内容。可以亲自体验的雕版印刷过去几次书市都颇受读者欢迎,这次我们不仅设计了新的图案,还有了新的配色,据负责帮忙印制的同事说,他们这几天几乎就没怎么歇息过。

书评君摊位的雕版印刷。

此外,我们还准备了自己精心设计的绘有加缪、伍尔夫、毛姆头像的主题手机支架、书评周刊的纪念明信片,以及编辑部“翻箱倒柜”找出的珍贵过刊。大家期待已久的《新京报书评周刊》2023年合订本也在本次书市现场首发,书中涵盖了社科、历史、文学、新知、教育、儿童等多个不同的领域,包括20余篇学者访谈、45期深度专题、100多篇精选书评,以及420余本优质好书的荐读。

书评君的摊位。

在摊位的后方,我们特别制作了主题背板。来到书市的大多数是年轻人,在一个剧烈变动的时代,他们充满了困惑。对于现实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他们不愿随波逐流、盲目服从,而是选择从阅读中获得解释,在行动中寻求出口。“从来如此,便对吗?”很多时候,质疑与反思,是改变的第一步。改变的希望,也寄托在年轻人身上。

每次参加图书市集,书评君最感兴趣的事情之一其实就是欣赏各个摊位的创意设计。摊主们大多是出版社的编辑们,平时做的都是大家认知里的“幕后工作”。当他们走到台前为自家图书吆喝时,我们才能意识到读书人的“脑洞”能有多奇特。

不少摊主都设计了自家独特的背景,有的摆出了公园主题的背景,和春天的氛围就十分契合,把逛书市布置出了逛公园的感觉。还有的干脆直接放上自家的作者们的头像,“知识天团”的号召力不同凡响。

书评君还在不少摊位前都看到了这种“搞玄学”的抽签装置。近些年,“年轻人在上班和上进之间选择了上香”成了一种受人关注的新现象。各家媒体、学者运用各种理论进行了分析,但很有可能,年轻人只是希望在越来越循规蹈矩的生活中与一些不确定的惊喜不期而遇——就像在书市中碰到一本戳中自己的作品一样。

在北京图书市集,这种惊喜绝不仅仅是和书相遇。你有可能会在人群中看到一位来自中世纪的瘟疫医生,他捧着一本新近出版的著作《中世纪》,充满了神秘感。你还能撞见一位有着四张面孔的人,每一张面孔对应着一种MBTI类型。为了吸引读者,出版社们各显神通,也激活了书评君的思路:当这两人相遇,瘟疫医生测出来的MBTI会是什么类型呢?

书籍是孤岛间的摆渡船

“这是我拍的北京过去的公共厕所,你们可能都没有见过”,在铸刻文化的摊位前,意大利摄影家老安笑着向读者介绍他的影集《稍息》中的照片。“我们人手不够,作者来凑”,一旁的编辑笑着自嘲道。除了老安,铸刻文化的作者孙一圣也在现场亲自为读者介绍他的新书《全家福》。在市集里,只要你怀着好奇心,在摊前随口一问,可能就问到了作者本人。在作者的亲自讲述下,书页上原本僵死的文字突然与一种独特的人生经历发生关系,阅读也就变得鲜活起来。

老安向读者介绍自己的影集。

“适合有氧运动”,“需要每日一页,预防大脑僵化”……在主会场外的步行街,不少读者在阅读着手里的“药方”。这是本次图书市集新的特色活动“旧书新知”。读者们可以将自己珍藏的旧书包装成良药“盲盒”,自己撰写个性化的“医嘱”。带着“药方”的旧书会被装进牛皮纸袋中,下一批读者们可以通过“药方”的描述,寻找自己心仪的书籍。窄小的摊位前聚集了很多互相交流药方的读者,穿着一身白大褂的摊主告诉书评君,三天时间,这个小小的旧书药铺交换了300本书籍,甚至有读者带着七八本书过来交换。

现在其实并不是一个缺乏图书推荐的年代,上豆瓣动动手指,我们能很轻松地看到一个平均化的书籍评分,但很多时候,书与人之间需要的是一些更为隐秘的缘分,这或许就是如此多读者在这里“寻医问药”的原因。

“旧书新知”活动摊前。

人们常说现在是一个原子化的社会,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在图书市集,阅读其实成为了每座孤岛之间的摆渡船。类似“旧书新知”药铺,我们竭尽所能创造出更多让读者交流、分享的空间。每一次市集,入口处的互动留言墙总能给我们带来很多惊喜。这一次,组委会与微博超话联动,在线上与市集现场线下的互动墙同时发起#书里这句话演我精神状态#共创征集,仅仅周五一下午,墙面已经挤满了来往读者的留言。“真诚”是这片留言墙的本质,也是跳脱出充满偏见、误解、极化的世界的解药。

入口处的读者留言板。

除了线下的互动,我们还联动摊主发起了#春日书市畅享会#许愿活动,关注市集的读者朋友们线上许愿想看的好书,14位图书摊主在超话许愿池里选择幸运读者留言,满足被选中的幸运儿的心愿。

微博超话许愿池留言精选。

最近几年,播客成为迅速崛起的媒介形式,它提供的陪伴让无数人在通勤路上、夜晚睡前感到与远方的同道相互联结。今年的图书市集,大量读者听众们耳熟能详的播客节目主播也都在摊位上出现,与读者近距离交流。十余家播客节目参与到现场中,每一家播客都有独具特色的话题,读者们可以在以吃为主题的播客中聊一聊做菜和书的关系,可以在关注电影的播客中谈谈自己最近关注的电影。这些来自现场的声音都会在后续的播客节目中播出,每一个精彩的“现在”都应该被未来留存。

阅读,在思想与现实之间

今年,我们依旧组织了11场主题沙龙,读者的反响非常热烈。其中一些沙龙的主题看起来有些门槛。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吴功青分享的主题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卡巴拉魔法,这一主题与他新近出版的著作《魔化与除魔》相关,这本书通过研究文艺复兴哲学的代表人物皮柯·米兰多拉,探讨了现代性生成的复杂机理。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的杨念群教授则是围绕新作《问道》,带领读者现场剖析了庄子的思想。借助沙龙的公共空间,这些略显抽象的学术思想以一种贴近生活的方式传播到更广阔的读者群体中,引发持久的回响。

每一年的图书市集都汇集了许多真正的爱书人,他们关心严肃的思想,更在意思想对现实的回应。在出版品牌也人的摊位上,人文地理学者段义孚的口述自传《我是谁?》、哲学家拉图尔的《着陆何处》位列最受欢迎的书籍前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摊位的编辑也告诉书评君,法国社会学家伊娃·易洛斯的《爱,为什么痛?》很快就被抢购一空。对于一个亲密关系正在经历转型的社会,人们对具有社会洞察力的敏锐思想有着天然的渴求。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杨念群。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吴功青。

市集最后一日下午的一场沙龙中,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文楠、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教授黄典林围绕《离开学术界:实用指南》一书展开对谈。路过的人可能多少会觉得这是一个有些“突兀”的沙龙:在学术界耕耘多年的学者,和大批有志于从事学术工作的学生,一同探讨如何从自己奋斗的事业中“出逃”。

但这种“突兀感”,可能恰恰是生活的真相。我们总是需要在思想与现实、观念的“应然”与社会的“实然”之间辛苦地求取平衡。正如黄典林在沙龙现场的发言所说,所谓“离开学术界”的指南,并不仅仅适用于学者,也适用于希望转换人生赛道的每一个人,这本书的本质关乎自我认知,更关乎抉择。

在人生抉择这些大事上,阅读其实很少能直接提供帮助,但通过阅读,我们构建起一个用于反思现实的乌托邦,它和那些应对粗粝的生活细节所需的智慧同样不可或缺。通过阅读,我们也与一个想象的共同体抱团取暖,确证困顿中的彼此并不形单影只。

撰文/刘亚光

编辑/张进

校对/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