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担心中国海军航向欧洲

(图/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官网)

法国《世界报》网站刊出一篇地缘政治文章「中国海军实力迅速增长让人担忧」,专访法国战争学院教授海军战略的历史学家马丁‧莫特。莫特认为,北京所面临的最大障碍,是几乎没有高强度海战的经验,即使中国海军在吨位和技术上与美国平起平坐,也很难获得真正的战斗文化。他指出,中国舰队的惊人增长令人担忧,而且不仅仅是针对对美国,而且正在把它的棋子推向格陵兰和冰岛,以便有一天能够通过北冰洋向欧洲投射...。

法国人马丁‧莫特对于海军史的认识必然很深。想必也知道马汉怎么批评法国:「法国扮演着一出悲剧的角色,由于法国西南两面环海、但东北两面又靠大陆,先天上法国必须同时准备陆防与海防;在海上更惨,西面大西洋与南面地中海几乎是两个不连续的空间,这使得资源有限的法国海军又必须一分为二,而无法集中兵力进行决定性歼灭战。」

军事界有一句谚语:「一年陆军、十年空军、百年海军」。发展海军需要一个世纪,表示海军必须要有深厚的海洋文化:

第一,向海洋发展必须要有不屈不挠的决心与勇气,特别是在战败、或在遭受严重海上战损之后,最容易折磨人们从事海洋冒险的志气。

第二,希腊、罗马、英国、法国、美国、中国的地缘位置不同,发展方向也不一样,特别是中国的海洋经验完全异于西方国家,在作法上也会有差异。

第三,海军历史发展与海军文化之孕育,与商业及贸易有关,例如希腊时代以及启蒙时代的英国。中国向海洋发展也是基于海上丝路的历史记忆,完全就是贸易取向,与西方国家传统所认知的扩张与掠夺不同。

现今中国舰队的海战经验的确不如美国,可能连出海训练的时间也比不上美国海军,这是中国海军正在「补课」的阶段。例如每年3次的亚丁湾护航编队,从2008年底至今已经派遣了42批次;从2012年开始的年度中俄海军联合演习,至今已达11次;再加上解放军海军自己的演习,目的就是要迅速的获得海洋经验。

莫特担心,中国舰队将频繁地出现在地中海、北极航路,欧洲有理由为此感到忧虑。事实上我们必须知道一个名词:海上丝路。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萌芽于商周、发展于春秋战国、形成于秦汉、鼎盛于唐宋明清,郑和为此七下西洋,是最为古老的航线。

现代中国海上丝路分为东海航线和南海航线,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通过南海到印度洋、再延伸至欧洲和非洲,以及从中国沿海港口经由南海到南太平洋。一带一路倡议在陆路的问题不大,因为美国势力很难进入欧亚板块;但在海路,绝对在美国海军的势力范围之内。

海上丝路的原理很简单,不过是复制了郑和下西洋的路线,试图打通从中国沿海到欧洲和非洲东岸的通路,也是目前亚丁湾护航编队的航线。从中国大陆经营南太岛国和印太航线就可看出,南海绝对是中国大陆必须牢牢掌控的基地,无论是到欧洲或南太平洋必经南海,这是为什么美军对此感到焦虑。

至于欧洲的不安,只是一种情结或情绪而已,习惯了就好。过去都是西方介入亚洲,想不到来自东方的阳光竟然这么炽热。

(作者为台湾国际战略学会研究员,法国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