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城联动 广东剑指3000亿商业航天产业
《科创板日报》10月20日讯(记者 李明明)广东加速布局商业航天产业。
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广东省推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年)》(下称《方案》)。
该方案提出,到2026年,广东省商业航天及关联产业规模力争达到3000亿元,引进和培育10家以上商业航天重点企业,建设5个以上商业航天特色产业集聚区;到2028年,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区域特色鲜明的商业航天发展集聚区和创新高地。
此外,广东省还拟打造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珠海、阳江等地为支点,全省协同发展的商业航天产业空间布局。
那么,广东发展商业航天有何优势,有多大的产业空间?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初步形成商业航天的全产业链。广东商业航天经济的发展特色在于其明确的产业布局、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以及各地市在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协同发展。这种发展模式有助于提升广东商业航天的整体竞争力,推动航天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并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通过广州、深圳、珠海、阳江四城联动,此前商业航天基础较为薄弱的广东,正在强力崛起。近年来,中科宇航、吉利航天等独角兽企业落户广州南沙区,带动了千亿级规模的宇航动力研发、卫星研发、火箭卫星测控等上下游产业链在广州聚集。
一位商业航天领域业内人士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广东还需注意提升我国民营商业航天企业的盈利能力,这也是当前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我国多数民营商业航天企业存在商业闭环不清晰、盈利循环不畅通等问题。要主动改变经营现状,以便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城联动 剑指3000亿商业航天产业
《方案》提出,按照“双核多点”架构,打造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珠海、阳江等地为支点,全省协同发展的商业航天产业空间布局。
其中,广州、深圳打造从火箭、卫星、地面站、终端设备到应用的全覆盖产业链,建设若干特色产业园区,支持广州打造北斗产业生态城;珠海等地重点推动终端设备制造、卫星运营、卫星应用等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支持阳江建设商业航天产业园区,重点推动星箭总装制造、卫星应用、航天科普、航天文旅等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广州和深圳犹如两颗双子星,引领着整个广东的商业航天探索之路。
广州在南沙、黄埔等均有航天产业布局,其中,南沙突出的地理位置优势、政策优势等正使其成为商业航天产业的新基地。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火箭在南沙生产出厂后,无论是走海运还是执行海上发射任务,都能极大提高火箭产品的运输效能;同时,南沙作为芯片和集成电路研发制造高地。聚集了多个芯片“大厂”,这也可以为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提供科技基础。
此外,中科宇航、吉利航天等知名企业落户南沙区,不但推动国内首个全产业链的商业航天产业化基地投产运营,还带动了千亿级规模的宇航动力研发、卫星研发、火箭卫星测控等上下游关联产业链在广州汇集。
中科宇航成立于2018年12月,依托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空天飞行科技中心的科研力量和资源优势,也是目前国内商业航天领域首家混合所有制企业。
此外,广州还拥有卫星应用领域企业海格通信、程星通信、吉欧电子等,以及北斗测绘应用领域的中海达、南方测绘集团等公司。
深圳则专攻航天技术,布局商业卫星,已初步实现卫星研制、卫星关键零部件制造、航天关键零部件制造等全产业链覆盖。比如卫星研制领域的东方红、卫星建设和运营方面的亚太星通、关键零部件的华大北斗、华信天线等。
同时,数据显示,深圳在卫星导航终端整机研发和生产领域的产业规模和企业数量均位居全国首位,生产制造的民用车载卫星导航仪占全国 40%以上的市场份额。
本次方案还提到了珠海、阳江。
在我国商业航天史上,珠海是最早以城市之名发射卫星的城市。2017年6月15日,长征四号B遥31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其搭载卫星正是来自珠海的“珠海一号”。
“珠海一号”卫星星座的制造者为珠海航宇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珠海欧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也是中国首家独立运营卫星星座的民营上市企业。
此外,珠海还吸引了众多商业航天的优秀团队和人才。其中,“先秦计划”团队就落户于此,其计划在太空建成空间引力波天文台,解答宇宙重大质量推动起源等重大科学问题。
阳江则从此前的旅游胜地,在近年一举转型为火箭发射点。今年2月,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成功将DRO-L星等9颗卫星发射升空,标志着阳江正式迈入了航天产业行列。
“阳江在发射任务中拥有较大的优势,阳江海域可以实施太阳同步轨道等南射向发射任务,而且海域离发射中心较近,提高了火箭的转运效率。可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在阳江建设集卫星火箭总装、发射指挥控制于一体的卫星发射母港和海上发射基地,加快形成陆海发射能力。”上述业内人士认为。
产业基金追梦“大航天时代”
据财联社创投通数据,广州、深圳涉及低空经济、商业航天字眼的企业共36家,其中广州6家,深圳30家;36家项目公司共关联101支基金,其中25支在深圳、11支在广州。
其中,投资商业航天领域项目最多的前三只基金为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招商招银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深圳南山有限合伙),基金管理人分别是深创投、招商资本、东方富海。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深创投为国内投资机构中商业航天布局最早、领域最全面的机构之一,自从于 2016年投资亚太星通之后,就陆续展开商业航天领域全产业链的重点布局。
比如,深创投在地面设备制造领域,投资了星联芯通和爱思达航天;在卫星发射领域投资了航天科工火箭;在卫星制造领域投资了微纳星空;在卫星应用领域,则布局了亚太星通、国星宇航与长光卫星等。截至目前,深创投在商业航天产业链的卫星发射、卫星制造、卫星应用、地面设备制造等领域均有重点布局。
这些被投企业中,许多已初具规模,业务上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微纳星空品牌经理刘晓光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微纳星空成立于2017年8月,主要从事卫星的设计、研发和制造业务。截至目前已成功发射25颗不同类型卫星。其中泰景四号03星是微纳星空2024年初发射是国内首颗商业Ku波段相控阵 SAR 卫星,因其成像效果接近光学卫星成像效果而备受行业内的广泛关注。
广东国资也在加大对广东商业航天企业的出资力度,财联社创投通数据显示,越秀产业基金此前连续3轮投资中科宇航,广州产投集团领投了中科宇航的6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
此外,在引进中科宇航后,2022年1月,越秀产业基金牵头联合南沙区属投资平台、市级政府引导基金共同发起设立国内首支商业航天基金,围绕航天产业链上下游重点开展投资布局,支撑商业航天产业在广州的发展。
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促进局投资服务中心主任郭亮此前表示,为了加快商业航天领域布局速度,广州市南沙区成立5亿元商业航天产业专项基金,并出台了商业航天产业专项扶持政策“探天九条”,这是广州市首个商业航天产业专项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