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商业航天高精尖产业扎堆亦庄 北京“科技新城”雏形已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慧 北京报道
2024年,北京亦庄作为科技新城的概念逐渐出圈。
从3月份小米汽车在亦庄召开新车发布会,到越来越多人到亦庄体验萝卜快跑网约车,多项科技“新场景”落地,亦庄的科技产业也从受产业和投资圈关注,到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北京亦庄”,位于北京东南部,是北京市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24年上半年,管辖面积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9万人的亦庄,工业总产值占到北京全市工业整体的近40%,GDP在全市排名第五,人均GDP全市第一。
数据背后,是亦庄高精尖产业的集聚。目前亦庄已形成四大主导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正在全面布局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制造、未来能源、未来材料和未来空间六大未来产业。
高精尖产业集聚,人才密度高,城区公园绿化、交通基建配套和消费配套完善,很多人也愿意住在亦庄,让亦庄成为国内经济开发区中的产城融合比较成功的样本。
科技新场景扎堆落地
亦庄一位公务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2024年3月份小米汽车的那场发布会,在亦庄乃至北京市都受到了高度重视。当天晚上,各层级官员、企业家、媒体和自媒体网红齐聚亦庄,除了雷军的演讲刷屏社交媒体,当天也是亦庄高端制造产业的一次高曝光度的展示。
北京亦庄除了有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企业,无人驾驶、AI机器人等均落地不少成果。在小米汽车工厂,超过700个机器人服务于产线,产能爬满后每76秒就能下线一台新车;在餐饮领域,全国首台持证AI餐饮机器人落地;从快递站点到园区,由无人配送车执行“最后一公里”配送任务……
在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创新运营中心,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看到了30多家企业在亦庄测试的无人驾驶车型,包括小马智行、美团、京东、商汤、文远知行等。
萝卜快跑在亦庄的测试早已开始,车上配备有安全员,打车费比网约车略便宜。从亦庄乘萝卜快跑去大兴机场,还可以免费。当天晚高峰,记者在亦庄实地体验了百度旗下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无人驾驶出租车萝卜快跑。随着2024年7月份武汉区域真正的无人驾驶应用落地,让萝卜快跑在消费者端的知名度大增。
晚高峰期间,萝卜快跑在亦庄的订单还是比较密集,车只能等乘客1分钟,适合每天固定地点在亦庄上下班的白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实地体验发现,第一次叫车,线上显示前面有12名乘客排队,等到约来的萝卜快跑车辆时,排队时间加上等车时间花了25分钟,因为车上没有司机(安全员不能接乘客电话),乘客无法和司机联系,记者看到车时刚好过了1分钟等待时间,只能眼睁睁看着车开走。第二次叫车,继续排队等车,又在原地花了25分钟左右的时间。
在亦庄几公里的打车途中,记者还见到路上正跑着几家其他品牌的无人驾驶测试车,无人测试车在亦庄已成为常见的“新物种”。
自动驾驶商业生态加速形成
在亦庄工作生活四年的王黎(化名)发现,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在亦庄就能经常看到无人驾驶(车上有安全员)的汽车,还有一些在马路上移动的无人零售的餐车,看到武汉萝卜快跑测试的新闻冲上热搜,他才发现原来在亦庄无人驾驶网约车也可以搭乘,和武汉版测试不同的是,亦庄版的无人驾驶车辆是有安全员的。
据运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9月,北京市政府决定在经开区建设全球首个网联云控式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以经开区全域为核心开展建设,完成“智慧的路、聪明的车、实时的云、可靠的网和精确的图”五大体系建设,并打通网联云控式自动驾驶技术和管理的关键环节,形成城市级工程试验平台,实现一系列应用场景商业化落地和一批中间产品推广应用。
目前,示范区已顺利完成了2.0阶段建设任务,在经开区60平方公里范围内,已完成329个路口、双向750公里道路数字化智能基础设施部署与统一数据底座的云控平台建设,支持高级别自动驾驶车辆的城市级工程试验平台搭建完成,网联云控系统对外服务能力初步建立,完成区域内分米级高精动态地图的建设,部署主动安全防护体系与数据安全管理平台,头部智能网联企业聚集效果初显,自动驾驶商业生态加速形成。
同时,为探索针对智能网联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应用推广的创新性监管措施,加大政策先行先试力度,2021年4月,北京市设立国内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亦庄的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采访了解到,截至8月13日,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道路测试里程超过296.5万公里,已向31家企业858辆车发放自动驾驶道路测试临时号牌。其中涉及的应用场景广泛,除了常见的网约车,还有无人零售+无人配送+无人巡逻,以及无人清扫等。
科技新城的产城融合之路
在8月13日由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组织的“2024年北京投资促进宣传媒体行活动”中,除了采访无人驾驶示范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在亦庄走访了商业航天、具人智能、医疗机器人类企业。
商业航天企业星河动力公司战略高级总监孟宪博介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公司选址亦庄,原因之一是国内头部科研机构出来创业的高精尖人才集中在北京,北京商业航天人才优势明显,另外亦庄有较好的商业航天产业政策。
目前,星河动力公司在整个民营火箭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到53%,主要产品是谷神星系列轻小型固体火箭和智神星系列中大型液体火箭,已经服务了20家卫星企业,发射48个商业卫星。公司已经融资29亿多元,估值在150亿元人民币。
从星河动力公司走出来,发现公司对面还有另一家知名的商业航天企业蓝箭航天。据悉,北京亦庄已聚集众多商业航天企业,覆盖运载火箭、卫星研制、卫星应用、型号配套、地面设备、技术应用等领域,落地商业火箭整箭研制企业数量占全国75%以上。北京亦庄正以“北京火箭大街”为引领,以“空天街区”为依托,建设商业航天特色园区。
商业航天、无人驾驶等未来产业的一些元素出现在亦庄居民生活的很多细节里。除了街头常见的无人驾驶的汽车,2024年春节期间,亦庄的节日灯展有大面积航天元素的灯饰。相对北京老城区的传统文化元素展示,科技元素成为了亦庄新城的“新特产”。
亦庄的无人驾驶、AI等高科技产业也都不是“无中生有”和骤然赶上风口的,亦庄的产业生态积淀已久。
在专注于手术机器人和智能诊疗设备的智愈医疗公司,CTO陈文波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公司核心团队来自以GE医疗为主的国内外医疗行业龙头企业,拥有平均15年以上的医疗行业经验。
以GE为代表的外企头部医疗公司也在亦庄有工厂,GE医疗在全球销售的每三台CT设备里,就有两台在北京亦庄生产。陈文波介绍,创始团队对亦庄比较熟悉,综合产业基础、人才密度和创业便利度等多项营商环境因素考虑,选择了在亦庄创业。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4年初,亦庄聚集了来自世界62个国家和地区的1273家外资企业,102家世界500强企业的157个项目在此落户。
亦庄成为北京乃至全国范围内的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聚集地之前,亦庄的集成电路产业、汽车产业、高端制造业已成规模。
不管是以京东为代表的互联网大厂,还是新能源汽车、芯片、商业航天行业,都是人才密集、平均收入较高的行业,中高收入白领的聚集,让北京五环外的亦庄呈现和很多远城区不一样的城市面貌。
亦庄森林覆盖率位居全北京第一,人均公园绿地是北京的五倍。亦庄的消费场景也较为丰富,周末山姆超市人山人海,超市周边还有两个大公园以及迪卡侬店,附近的林肯公园街区还有酒吧、日料、咖啡馆一条街。
在小红书上,有亦庄本地居民称亦庄是“最不像北京的城区”,更像“北京的深圳”。让亦庄人最骄傲的还有亦庄是北京最不怕堵的区域之一,路网密度是全市平均水平1.5倍。在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相关负责人还向记者介绍了亦庄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解决堵车等大城市病的实践。
和北京西北五环互联网公司扎堆的后厂村不同,作为新城的亦庄更为宜居,很多在亦庄工作的白领选择居住在亦庄。
王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亦庄的房租和房价,相对亦庄到中心城区中间的一些区域是倒挂的,因为亦庄有高端产业,员工收入和支付能力相对其它一些远城区要好,同时区域医疗、教育以及公共配套不错,也带动了亦庄的整个房价和消费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