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庄将打造商业航天产业集群

本报讯(记者李佳)北京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昨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亦庄)举行。北京青年报记者从现场了解到,会上签约17个项目,北京市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创新中心(筹)揭牌落地北京亦庄。会上发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商业航天产业高地的若干措施》,提出到2028年,北京亦庄形成商业航天500亿级产业集群。

据介绍,本次大会以“亦起出征,星途大海”为主题,由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和北京市经信局(北京市国防科工办)指导,北京经开区管委会主办。在商业航天领域,北京亦庄目前已聚集50余家航天企业,覆盖运载火箭、卫星研制、卫星应用、型号配套、地面设备、技术应用等领域,落地的民营火箭整箭研制企业数量占全国70%以上,并取得商业航天领域多个“第一”。北京亦庄以此次大会为契机,亮出自己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案,正式发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商业航天产业高地的若干措施》。

根据该方案,北京亦庄将从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创新产业集群、强化发展要素保障、培育高质量产业生态等方面支持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到2028年,北京亦庄商业航天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率先实现可重复使用火箭入轨回收复飞,形成低成本高可靠星箭产品研制能力和大规模星座建设运营能力。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引进和培育1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和5家以上独角兽企业,上市企业数量超过5家,在5个以上行业领域打造一批应用示范场景,建成并投入运营空天街区和“北京火箭大街”特色园区,形成商业航天500亿级产业集群。再用5年时间,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发展成为“千企联动、千星入轨、千亿营收”的商业航天创新集群,努力建成中国商业航天聚集发展主阵地、世界航天产业创新新地标。

在政策支持和产业配套服务的双轮驱动下,北京亦庄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商业航天企业、合作伙伴等加入。在大会现场,北京亦庄集中签约重点产业项目、重点投资项目、共性平台项目、战略合作项目4大类一共17个项目。

面向未来,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是世界航天产业发展和国际商业航天竞争的前沿方向。为更好地推动可重复使用火箭研制工作,实现中国可复用火箭从北京起飞,北京市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创新中心(筹)正式在大会上揭牌,这一市级创新中心正式落地北京亦庄,全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

会上,北京市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姜广智表示,北京将坚持“南箭北星”、京津冀协同的空间布局。立足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兴区商业火箭企业集聚优势,做强“南箭”;立足海淀区商业卫星企业集聚优势,做强“北星”,辐射带动其他各区,形成全市产业协作互补格局,并联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共同打造海淀、丰台、亦庄、大兴、雄安的京雄空天信息廊道。市经信局将进一步支持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引导各方力量融入北京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新生态,共同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我国商业航天事业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