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暖心帮扶,照亮洛浦街社区矫正人员子女求学路

社区矫正是将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四类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负责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事执行制度。近日,广州市番禺区洛浦街司法所在辖区范围内人口流动大、管理对象多、任务重,在这样的情况下,主动发现了一例社区矫正人员家境中的特殊情况,通过暖心司法帮扶手段,成功照亮社区矫正人员子女的求学之路。

帮扶有温度,司法温情点燃人生希望

在日常的走访过程中,洛浦司法所的工作人员注意到了居住在东乡村的谢某文,他是一名被判处缓刑的社区矫正对象,也是一位单亲爸爸。谢某文的儿子谢某源今年12岁,由于出生证信息出错,一直未能正式办理户籍,也没有入学接受教育。当谢某文外出工作时,他便单独留在家中,常以泡面和饼干充饥,勉强维持温饱。

“当我们问谢某源想不想去上学时,他说他挺想的,我们希望通过努力帮助他尽快重返校园。”经常走访社矫对象家里的广州普爱司法社工郑佩珊回忆道。

据了解,谢某文也曾联系户籍所在地想要解决户籍问题,得知必须完成亲子鉴定才能正式办理户籍。然而,由于自身的健康状况不佳且需要工作养家,谢某文一直未能带儿子完成这一关键步骤。社区矫正期间,在洛浦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多番劝说催促下,谢某文下定决心送儿子上学。

选择合适的鉴定医院是一个曲折的过程,特别是对于经济条件有限的家庭来说,亲子鉴定的费用不是一个小数字。为了彻底解除谢某文的后顾之忧,洛浦司法所的工作人员经过详细的调研,帮助谢某文联系了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详细了解了亲子鉴定的相关事宜,并预约了鉴定时间,全程陪同他们前往完成亲子鉴定工作。

带着一颗好奇而紧张的心,12岁的谢某源在父亲和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踏上了前往鉴定中心的路程,这对于平时鲜少迈出家门的他来说几乎算得上是一次“远行”。尽管亲子鉴定的结果尚未揭晓,谢某文已满心欢喜地对儿子说:“很快你就会有自己的户口,能去学校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学习和玩耍。”

监管有深度,个性化方案助力重新出发

亲子鉴定结果确定两人的父子关系后,洛浦街道司法所工作人员积极协助谢某文联系他户籍所在地的户籍办理中心,详细了解了办理户籍申报的相关流程。由于谢某文的户籍地不在广州,每次前往户籍地都需要向司法所提交请假申请,司法所也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优先为其办理请假审批手续。

2024年7月,谢某源前往户籍对口小学通过面试,9月,谢某源将正常入学读书,在宽敞明亮的小学教室里放飞求学梦想。

炎炎烈日下,洛浦街道司法所工作人员刘微和广州普爱司法社工郑佩珊正在走街串巷走访社区矫正人员的住所。她们介绍,洛浦街道现有社区在矫人员一百多名,除社矫人员定时到街道办事处报到外,工作人员还需要通过实地走访及时了解社矫人员的身体状况、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等。

在洛浦街道,社矫专职工作人员及司法社工以其专业的素养和人文关怀,在法治社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不仅致力于协助司法程序的顺利进行,更在细微之处展现温暖与关怀,用爱心和耐心为涉案人员及其家庭提供心理疏导和社会支持,助力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开启新生活。

洛浦司法所所长梁健聪说,做好社区矫正工作,最重要的是“宽严相济”,要始终坚持社区矫正刑罚执行的本质属性,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日常监管,对不服管理、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社区矫正对象,依法严肃惩处违规违法行为,维护刑罚执行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恪守法律“红线”。“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用心帮教原则,真正把帮扶工作做到社区矫正对象心里,促使他们积极改造、悔过自新,融入社会,成为守法公民。”

文|徐振天 李洁琳 陈昕

图|洛浦街司法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