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好农村路” 带旺百业兴村富民

来源:内蒙古日报

晨光将北边大青山勾勒出金色的轮廓,家住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讨思浩村的陈连振把农具搬上电动车,一支小曲还没哼完,就到了自己打工的花卉基地。

“这路真好走,不仅修到了家门口,还直通基地大棚。”陈连振告诉记者。

同一时间,甲兰板村村民陈海燕开着轿车送孩子上学,以前的摩托车放在凉房不骑了。她说:“自从村里的烂土路硬化以后,村里买小轿车的人越来越多,我买得还算晚的呢。”

盛夏时节,草木葱茏。驱车行驶在新城区乡村公路上,道路两旁的村庄、大棚、露营地和连绵的大青山相互映衬,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沿着平整宽阔的乡村公路徐徐展开。

从土路到柏油路,随着“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推进,新城区越来越多的农村实现农业产业“因路而兴”、农民“因路而富”、生态环境“因路而美”。

“通过‘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建设,深入推进农村公路建、管、护、运协调发展,目前已形成‘一环、二横、十一纵’的区域综合交通路网体系。”新城区农牧水利局副局长段剑云介绍,“截至目前,新城区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到277公里,行政村通客车率达100%。”

崎路变通途,新城区血脉般铺展的“四好农村路”,唤醒了更多沉睡于乡野山间的好山好水好风光。

“如今村里的路面宽阔又整洁,来圣水梁景区旅游观光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我们也跟着吃上了‘文旅’饭。”新城区保合少镇面铺窑村村民石红梅感慨道。

石红梅口中的村路,是圣水梁生态旅游公路建设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是新城区在巩固自治区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区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工程中的一项。

圣水梁生态旅游公路建设项目于2023年7月主线通车,进一步改善了周边村民的出行环境,提升了圣水梁旅游的通行能力。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创新使用了旅游公路“红黄蓝”彩色标线,推进“交通+旅游”融合发展。

讨思浩、甲兰板、圣水梁的情景并不是个例。

“真没想到这里的农村路这么好!我居然可以坐着公交车到大山里的村庄去。”从白俄罗斯来呼和浩特旅游的瓦西利用蹩脚的中文表达着自己的感慨。

他告诉记者,在他的家乡,许多偏远的城市也没有这么平坦的道路和发达的交通网。

便利的交通,事实上不仅是方便了游客,提高了体验感,更是普惠在此生活的群众。

“现在非常方便,坐着公交车20分钟左右就可以进城了。”新城区野马图村村民曹民旺告诉记者,“也正是方便的交通,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创收机会。”

新城区将自然生态、产业发展、历史人文等元素融入了农村公路建设、管养全过程,积极探索“农村公路、旅游、现代农业”融合发展。

通畅的交通网络,助力新城区各村“以路兴业、以路促旅”,不仅让市民走进新城感受乡村之美,也让大青山前坡各村大棚里的特色果蔬可以第一时间端上市民的餐桌。

“交通方便了,物流也便利了,大大缩短了草莓和花卉的运输时间。”乌兰不浪村的呼和浩特市鑫冠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银旺说道,“合作社的业务范围也在逐渐扩大,可以最快速度将新鲜的农产品销售到周边盟市。”

水磨村、讨思浩村、保合少村的草莓、玉米、燕麦等农特产品走出“山门”,青山圣水、大窑古韵重焕生机,四季采摘、生态露营等愈发红火……一条条与旅游业发展、特色产业开发等相结合的“四好农村路”延伸在青山绿水间,带旺百业兴村富民。(记者 郑学良 实习生 梁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