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時空俠客衛斯理:香港作家倪匡的傳奇一生(1935-2022)

「无穷的宇宙,无尽的时空,无限的可能,与无常的人生之间的永恒矛盾,从这颗脑袋中编织出来。」香港知名作家——倪匡——于7月3日病逝,享寿87岁。 图/报系图库

【2022. 7. 4 香港】

送别时空侠客卫斯理:香港作家倪匡的传奇一生(1935-2022)

文/林齐晧、赖昀

「无穷的宇宙,无尽的时空,无限的可能,与无常的人生之间的永恒矛盾,从这颗脑袋中编织出来。」香港知名作家——倪匡——于7月3日病逝,享寿87岁。倪匡以《卫斯理》等科幻冒险系列最为著名,并与金庸、黄沾和蔡澜合称「香港四大才子」,从1957年初入文坛到2005年封笔,将近半世纪的写作生涯,包罗科幻、武侠、情色、政论与电影剧本等等,惊人的创作能量留下无数经典作品,卫斯理系列更是中文读者对倪匡的难忘记忆。倪匡从不掩饰他「反共」政治主张,直到晚年仍公开批评中共的专制蛮横;而他对香港的爱情溢于表,在香港政治社会激烈动荡的时代,倪匡的离去引人感慨追思。来自星空异界之人,最终乃呼应遥远的召唤,回归时空。

倪匡一生堪称「传奇」,在1957年偷渡香港之前,倪匡有过一段在中国颠沛流离、宛若小说情节般的冒险故事。

倪匡本名倪聪,字亦明,1935年出生于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有众多兄弟姊妹,曾就读名校江苏省立上海中学,时值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不久,当年倡议人人平等、言论自由的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之间刮起旋风,也在彼时16岁的倪匡心里种下了向往。和许多50年代投向共产党的中国左翼青年一样,倪匡1951年辍学离家,北上至苏州进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受训,3个月之后编入解放军东公安部队担任基层军官,先后在江苏、内蒙古参与「土地改革」以及开辟劳改农场。

中共的土地改革过程充满暴力,倪匡曾在受访时谈起这段经历,表示他「眼见无犯下恶行的人只因身为地主就被判处死刑」,深感无法接受而与部队长官发生争执,长官几乎要召开大会来批斗倪匡,倪匡只得妥协,妥协原因是「要不然下一个被抓、被写死因报告的就是我。」除了中国共产党的残暴本质之外,原本充满平等乌托邦理想的倪匡眼见中共内部分明阶级森严,身处高层者特权横行,对低阶者控制与打压更甚,他的热情很快就转为彻底失望。

图/报系图库

时间到了1956年,严冬里倪匡和其他士兵同袍在内蒙古凛冽的风雪中负责运煤,为了不被冻死,他们拆下一座木桥生火取暖,结果竟因此被指控「破坏交通」,加上倪匡偷偷饲养的狼狗咬伤部队的大队长,两罪相加让他被冠上了「反革命」罪名,他被隔离调查,并等候审判。

当时倪匡的一名蒙古好友得知此事,赶来劝他逃走,并给了他一匹马和中共记录的倪匡个人档案,档案中对他多番批评,批评之语包括「自由主义」、「自由散漫」、「思想觉悟不高」、「批评领导」、「与组织对抗」等。

原本蒙古好友指引倪匡往北走、向蒙古国的方向去,好避开中共,但倪匡碍于风雪,选择往东走,到了火车站就上车,一路辗转途经大连、上海。当时中国各地开始爆发饥荒,逃难的倪匡在路上也受尽饥饿所苦,为了活下去,他吃下老鼠、蚂蚁、棉花充饥。后来倪匡在上海看到公园里有人摆摊招徕偷渡生意,于是他付了偷渡费用,躲在运菜的船上去了香港。

倪匡的文坛生涯,是从香港开始。一踏上香港,倪匡也是先从做工厂杂工糊口,而后将见证土改残酷的经历写成了小说《活埋》,登于香港《工商日报》,没想到稿费比自己做苦工一个月的薪资还高,不久倪匡先后在《真报》、《明报》着手武侠小说,闯入文坛之后用过多种笔名,也从此结识后来的挚友金庸、古龙等人。而彼时文坛津津乐道的掌故,还有倪匡替金庸《天龙八部》接写过部分内容情节,而金庸也鼓励倪匡不如改写「现代武侠」——催生了后来著名的卫斯理系列。

1963年,28岁的倪匡将这个现代武侠写成了「卫斯理」为主角的科幻冒险故事,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展开各种异想天开、综摄科幻玄奇与推理恐怖的系列故事。在故事设定中,主角卫斯理是从中国来到香港定居,「从小受过严格的中国武术训练」,武功盖世又绝顶聪明,既是企业主又是冒险家,集合才华异能于一身,堪称万能型的主角。卫斯理的每一篇故事各自独立展开,加上前传的少年卫斯理总共发展161篇故事(本传从1963年的编号1号《钻石花》,到2004年的编号145号《只限老友》)。

倪匡的科幻系列各有书迷支持的作品,对于台湾的读者而言,过去曾有过一段岁月在各中小学校或社区图书馆,满满几大排陈列的倪匡系列作品,或翻到缺页破损、或被借阅从此下落不明,成为当时读者们的集体记忆。在台湾的网路社群上,也流行过「倪匡体」的文章仿写,以卫斯理的口吻煞有其事地写出任何主题,模拟倪匡写作的习惯与神髓,亦可见倪匡作品对于中文读者的影响之深。

年轻的古龙(左)与倪匡(右)。 图/报系图库

改编自小说《蓝血人》的电视剧。 图/剧照

金庸曾经如此评价倪匡:「无穷的宇宙,无尽的时空,无限的可能,与无常的人生之间的永恒矛盾, 从这颗脑袋中编织出来。」而同为四大才子之一的蔡澜,则说「倪匡不是人,是外星人,他的脑筋很灵活,他想的东西都很稀奇和古怪,所以跟他讲话非常愉快,我们常常哈哈大笑。」

因为年少时的经历,倪匡一生反共,离开中国之后就从未再踏足,而让他发光发热的香港在他眼中,拥有最可贵的「自由」。90年代时,中国为了让香港主权顺利移交,许下诸多保障香港自由和「一国两制」的承诺,而倪匡完全不相信中国共产党所言的一字一句,1992年便与妻子移民美国旧金山,当时还扬言「共产党不死光,不会回来」,但2007年因妻子不适应美国的生活仍选择回流香港,他以此自嘲「我晚节不保就是了,儿女情长一定英雄气短。」

不过面对中国共产党,倪匡从不改猛烈批判的砲火,例如在2019年4月7日的香港电台节目《铿锵说》当中,他表示香港最大的优点就是自由,并批评中国欲消灭香港的自由:

「唔讲道理,限制人哋嘅自由⋯⋯主要系言论自由,言论自由系一切自由之母,冇言论自由就冇任何其他自由。」

(不讲道理,限制人们的自由......主要是言论自由,言论自由是一切自由之母,没有言论自由就没有任何其他自由。)

倪匡系列著作。 图/报系图库

节目上,倪匡还澄清自己从未说过在网路上流传甚广的「妓女比共产党更可信」一言,解释自己非常尊重性工作者,「这句话对妓女十分侮辱」,对中共的厌恶表露无遗。而对于香港在中国统治下的未来,倪匡甚感悲观,他说:

「受共产党统治嘅地方点会有希望?无希望,等于中国大陆任何一个城市,香港嘅作用越嚟越细都好,最后叫咩大湾区、小湾区,香港嘅地位越嚟越低,到后尾无乜大作用。」

(受共产党统治的地方怎么会有希望?没有希望,等于中国大陆任何一个城市,香港的作用越来越小就好,最后叫什么大湾区、小湾区,香港的地位越来越低,到后来就没什么大的作用。)

在该集节目播出两个多月后,倪匡的「预言」成真,同年6月香港爆发反送中运动,中国对香港自由的侵蚀让数百万港人再也忍无可忍,而后港警的暴力、港版《国安法》立法、中国人大「完善」香港选举制度等等种种倒行逆施的作为,一步又一步的让倪匡所爱的自由城市香港覆灭。

倪匡1983年开始连载的卫斯理系列故事——《追龙》——卫斯理某日夜观星象,惊见青龙七宿连成一线,必生灾难劫数,而卫斯理就是那个化解灾劫的关键人物。《追龙》故事由此展开,当中一则预言引发读者的联想:

后来倪匡亲口证实,《追龙》里说的这个将毁之城,就是香港。时值2019年反送中抗争的爆发,同年7月21日出席香港书展的倪匡,被问到《追龙》小说成了现实的预言成真,倪匡笑答:「纯属巧合」。虽然现实不幸言中,但是否如预言说的「毁灭死亡」?也许故事尚未结束。

高龄87岁的倪匡,在2022年7月3日的下午病逝香港。倪匡早替自己写好了人生总结:「此生将尽,两句话可以概括,曰:七八十年皓皓粼粼无为日,五六千万炎炎詹詹荒唐言」。与倪匡文谈生涯息息相关的《明报》,也以此标题追悼:〈书就传奇千万字,笑游人间九十年〉。

2019年7月现身香港书展的倪匡。 图/中心社

而倪匡病逝之后,港府也仅以寥寥数语带过,恐怕倪匡的政治主张令上位者尴尬,在中国的网路社群讨论里,也几乎不见倪匡1957年到香港之前的经历讨论。

尽管倪匡的「科幻」未必为科幻小说迷全盘任同,或有逻辑漏洞与科学错误,后见之明来看也许不是最上乘之作,但却留下极为深刻的时代印记。来自星空异界之人,最终乃呼应遥远的召唤,回归时空。或借用「倪匡体」的文字,最能纪念这位香港才子(截取自PTT倪匡板 sizumaru):

「在我记述的故事中,我曾经出生入死、上天下海,上过天堂,下过阴间,喝过不死药、险被换头;甚至看过核突之至的『红人』,遇见把我逼至精神失常的海底怪人。

但是这件事情,可以说是我冒险生涯中,最为惊险离奇的一次。

直到现在,我相信自己仍在他们滴水不漏的监控之中,因此我在故事中对于关键人物将会语带保留,相信熟悉我故事的老朋友都知道我的用意...」

图/报系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