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高升迎来“面值退市”;华中数控扣非净利连续12年为负丨湖北金融市场周报(第8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雪 实习生陈雪珂 武汉报道

1.金融要闻

天风证券紧急澄清谣言

近期,有市场传闻称,天风证券为境外子公司发债担保439亿元。在这一消息持续发酵之下,6月7日天风证券股价“大跳水”。

对此,天风证券紧急发布澄清公告称,从各方了解相关情况而知,为境外全资子公司天风国际持股100%的境外发债业务主体(SPV)提供的3亿美元债的担保已于5月31日起履约,资金用途为借新还旧,所获得资金已经用于6月5日到期境外债正常兑付。天风国际具备债务偿还能力,担保风险完全可控。

武汉农商行子行遭处罚

6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行政处罚决定信息公示表显示:镇江润州长江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违反金融统计管理规定、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违反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规定、违反征信管理规定被中国人民银行镇江市分行警告并处罚款57.1万元。

企查查显示,该行成立于2014年11月26日,第一大股东为武汉农商行,持股比例为45%。

2.上市公司动态

华中数控扣非净利润连续12年为负值

6月3日,华中数控就深交所问询的扣非净利润持续12年为负、产品毛利率下降、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等问题进行回复。

华中数控扣非净利润已连续12年为负,2023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7901万元。据不完全统计,该公司连续12年来亏损规模总计达9.33亿元,若将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支出纳入计算,华中数控的实际亏损近达14亿元。聚焦其非经常性损益构成,政府补助成为主要来源,自2012年始,华中数控累计获得政府补助14.07亿元。

华中数控在回复中将持续亏损的原因归结为:公司承担大量国家与地方专项课题研究项目,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相应项目的研发投入较大,且研发费用均计入经常性损益。

“根据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公司承担项目课题收到的项目经费视为政府补助,计入非经常性损益。如2021年至2023年,公司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分别约为1.28亿元、1.27亿元、1.22亿元,在计算扣非归母净利润时仅扣除确认的政府补助收入金额,但未扣除为此发生的相关研发投入,综合导致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持续为负。”华中数控进一步解释。

此外,2023年,华中数控相关产品毛利率下降,其中,自制工业机器人产品毛利率为19.96%,同比下降5.03个百分点;智能产线产品毛利率为31.06%,同比下降2.17个百分点。对此,华中数控的解释是:在工业机器人领域,自主创新加速,但同时由于部分行业企业“内卷”严重,公司通过降价放量,抢占市场;在智能产线领域,为抓住新能源市场的战略发展机遇,打开头部客户市场并抢占市场份额,公司主动对部分战略客户调整价格,使得机器人及智能产线业务的毛利率相对下降。“由此可见,该公司相关产品议价能力不够强。”业内人士指出。

或受市场竞争加剧、或因研发投入大等因素影响,华中数控主要子公司也处于亏损状态。2023年,佛山华数、江苏锦明、上海登奇、南宁华数轻量化电动汽车设计院、南宁华数南机新能源汽车分别实现净利润-639.91万元、-4701.54万元、-502.12万元、-480.75万元、-935.3万元。其中,华中数控并购江苏锦明形成商誉余额1.68亿元,已计提减值准备1.42亿元。

还值得关注的是,华中数控应收账款居高不下,2022年至2023年,分别约为9.78亿元、11.2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67%、14.86%,占总营收的58.82%、53.14%。

对此,华中数控解释,报告期公司机器人与智能产线业务营业收入占比为 52.87%,公司智能产线业务主要是向终端用户销售,主要产品属于客户的固定资产类投资,具有单一设备或合同金额较大,定制化程度相对较高,相应设备从制定生产计划开始,到材料采购到完成交付,周期较长。针对信用风险较高的客户,公司按照单项计提坏账准备,单项计提比例一般在80%至100%之间;按组合计提坏账计提比例为11.88%,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应收账款的账龄结构稳定,主要集中在2年以内,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账龄2年以内的金额占比为86.54%,占比较高。

多重风险压顶,*ST高升迎来“面值退市”

6月6日,*ST高升收到深交所《事先告知书》,告知书显示:*ST高升股票在5月8日至6月4日期间,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深交所拟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公开资料显示,*ST高升原名蓝鼎控股,2000年4月在深交所上市,2015年收购高升科技后实现业务转型,更名为高升控股,公司主要业务在云基础服务领域,为政企行业及互联网客户提供多活数据中心、DCI(数据中心互联)、云存储等解决方案与服务集成。

今年4月30日,*ST高升交易因2023年末净资产为负值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自2018年以来,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已连续6年为负值。

此外,*ST高升因存在违规担保、资金占用,股票交易已于2019年3月28日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截至目前,公司违规担保、资金占用事项仍未解决。

对此,*ST高升回复称,公司原实际控制人及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原第九届董事会董事长在未经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批准或授权的情况下,多次私自使用公司公章以公司的名义作为共同借款人或担保人对原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原实际控制人之关联方的融资提供担保,担保总额为21.57亿元。公司通过法院判决、原实控人清偿、现控股股东收购债权并免除公司责任等方式已经解决了大部分违规担保,但目前仍有案件未解决完毕。

截至目前,该公司原实控人违规担保及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本息余额约为1.43亿元,其中违规担保余额5290.50万元,非经营性资金占用8994.63万元。公司因违规担保及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被实施的其他风险警示尚未消除。

启迪环境诉讼缠身、资金承压

6月7日,启迪环境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启迪科服持有的公司7108.43万股股份被公开拍卖,截至公告日,本次司法拍卖已完成过户登记的股份数为6871.43万股。

诉讼缠身、资金承压是启迪环境必须面对的现实。有媒体称,“启迪环境已到‘卖子求生’的地步了。”近日,该公司发布公告,拟公开挂牌所持有的间接控股子公司咸阳逸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咸阳逸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1.3亿元,负债总额2633.58万元,净资产1.07亿元。

目前,启迪环境及控股子公司因行政诉讼、工程建设纠纷等经营事项提起诉讼累计未结、仲裁事项金额合计为4.46亿元;公司以及控股子公司因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债权债务诉讼、涉及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等事项为被告累计未结诉讼、仲裁事项金额合计为21.83亿元。据核算,启迪环境及控股子公司累计诉讼、仲裁事项金额合计26.29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45.06%,相关案件目前尚在审理或调解谈判过程中。

启迪环境是一家综合环境治理企业,主营数字环卫、水务生态、固废处置、环卫车辆及环保设备研发制造业务,连续4年亏损。2020年至2023年,该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59亿元、-45.40亿元、-9.64亿元、-15.72亿元。当前,启迪环境正由工程建设逐步向运营服务和技术服务转型,导致市政施工与环保设备安装等收入减少,公司业绩受影响。今年,启迪环境的股价也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开年至今一直在2元/股左右徘徊。